阮郎归(其三)

深亭邃馆锁清风。榴花芳艳浓。阳光染就欲烧空。

谁能窥化工。观物外,喻身中。灵砂别有功。

若将一粒比花容。金丹色又红。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邃的自然景象与内心世界的交融图画。"深亭邃馆锁清风",设置了一个静谧、封闭的空间,让人联想到古典园林中的精致小亭,以及那些隐逸之士所居的幽深书房。这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一种描绘,也暗示了一种心灵的封闭与净化。

"榴花芳艳浓",榴花在这里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更喻指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情感或内涵。它既可以代表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可能是对某种理想或追求的执着。

"阳光染就欲烧空",这里的阳光不再是温和的抚摸,而是一种强烈到极致的力量,它几乎要将天空焚毁,这表达了一种无法抑制的热情或者内心的狂野冲动。这种力度,也许是在告诉我们,即使是在静谧的深邃空间中,内在的激情与能量也是不容忽视的。

"谁能窥化工",化工二字常用来指代自然界或宇宙间的变化过程,这里则是对上述景象背后的力量或者规律的一种提问。诗人似乎在追寻一种超越常人的理解,试图窥视那些不可知晓的奥秘。

"观物外,喻身中",这句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观天地之大,故身之小”的思考方式,也是对前述景象与内心世界的一种总结。诗人通过观察外部世界,来反思自身的处境和情感。

"灵砂别有功",灵砂在道教或修行文化中常指一种能助修炼者达到更高层次的神秘物质或者方法。这句话表明了诗人对于内心修为的追求,以及对某种超凡脱俗之境的向往。

最后两句"若将一粒比花容。金丹色又红",这里的一粒可能指的是道教中常说的金丹,也就是通过修炼得来的仙丹。这是内心世界的最终成果,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至高境界。而“金丹色又红”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精神追求的热烈与纯粹。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世界的探索和追求,以及对某种精神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113)

张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相关古诗词

阮郎归(其七)

动时思静暑思寒。尘劳扰扰间。翻云覆雨百千般。

几时心地闲。□□□,□□难。将□□□然。

自然寒暑不相□。□□□地仙。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阮郎归(其一)

寒来暑往几时休。光阴逐水流。浮云身世两悠悠。

何劳身外求。天上月,水边楼。须将一醉酬。

陶然无喜亦无忧。人生且自由。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阮郎归(其九)

炎炎皦日正当中。澄潭忽此逢。金丹乍浴表深功。

通明照水红。丹浴罢,乐无穷。怡然百体融。

人间何处不清风。此怀谁与同。

形式: 词牌: 阮郎归

阮郎归(其五)

豪家大厦敞千楹。风摇玉柄轻。金盆弄水复敲冰。

热从何处生。低草舍,小茅亭。如何安此身。

元来一念静无尘。萧然心自清。

形式: 词牌: 阮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