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台架林麓,眺听忘俗喧。
颇惬旷士怀,孰谓兹游偏。
轻烟起平陆,夕阳颓西山。
众鸟赴乔林,吾亦念归旋。
无闷徵在昔,铭骨事此言。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和陶徵君饮酒二十首(其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诗人站在高台上,周围是林木环绕的山麓,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令人心境开阔。他感到这里的景色十分宜人,足以满足一个隐逸之士的心怀,他并不觉得这样的游历有何偏狭之处。
随着轻烟在平原上袅袅升起,夕阳缓缓沉入西山,这自然景象更增添了诗意。群鸟纷纷飞向高大的树林,诗人也心生归意,暗示着他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引用“无闷”(出自《论语·述而》,“不忧不惧,谓之无忧”)和“铭骨”(铭记于心)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生活态度的认同,以及对这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深深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不详
怆然感昨非,方知今为是。
白璧混青蝇,荆玉遭谗毁。
田疆困二桃,论功固当尔。
弋人亦何为,吾将寻园绮。
秋风被庭绿,粲然擢孤英。
变化每如此,底用惜其情。
开轩盼流景,倏忽西南倾。
携壶就花间,有鸟向我鸣。
兹欢信可毕,扰扰劳吾生。
翩翩繁华子,灼灼桃李姿。
桃李虽不言,霜风摧其枝。
荣期老带索,李广逢数奇。坎?良足念,天命不可为。
安步聊复尔,讵用乘金羁。
衡门昼常闭,好客每为开。
谓我当远游,故居不可怀。
明当偕子行,永与人徒乖。
游必昆华期,止当庐霍栖。
应龙志天飞,胡为乐蟠泥。
感君吐中肠,素心固所谐。
蹇裳自兹去,径路了不迷。
逍遥无何乡,千年方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