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霜凌溪竹寒,云外叠峰峦。
谁人知此意,独坐且深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画面。"霜凌溪竹寒"写出了冬日里溪边竹林被霜雪覆盖,显得格外清冷,透露出季节的萧瑟。"云外叠峰峦"则展现了远处山峰在云雾缭绕中的层峦叠嶂,增添了空间的深远感和壮丽气象。
诗人通过"谁人知此意"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深深感悟,以及与世隔绝般的孤独心境。"独坐且深观"则传达了诗人独自静坐,沉浸于这山水之间的深思与领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寓含了诗人内心的静谧与哲思,具有浓厚的禅宗美学。
不详
(一一一五~一一六九),俗姓余。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诸尘勿易难,那个别归关。
可怜迷妄者,横锡步云山。
承佛记堪任,情忘境自沉。
解吹无孔笛,弹得没弦琴。
经行谁得见,假相天真现。
不得志公时,也是深秋扇。
双林髻插簪,实志共同参。
梁王宣命处,一拍令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