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区元晋所作,名为《东台赵宪副远惠竹画赋谢》。诗中以竹为题,描绘了竹子在水墨画中的形象,赞美其坚毅的品格和高洁的气质。
首句“琅玕几竹伴菁葱”,以琅玕(竹子的美称)与青葱相映衬,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的翠绿与生机勃勃。接着,“水墨淋漓妙化工”一句,赞美了画家以水墨之法,将竹子的神韵与自然之美巧妙地表现出来。
“玉笋数看诸子立,清风遥拜此君容”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竹子比作玉笋,形象地描绘了竹子的挺拔与清雅。同时,通过“清风遥拜此君容”,表达了对竹子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
“晚坚劲节名踰远,日报平安兴转浓”则进一步赞扬了竹子坚韧不拔的品质,即使在夜晚也依然保持其刚直的节操,名声远播。同时,竹子的生长也象征着不断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
最后,“扫却渭川千亩绿,更从淇澳论高踪”两句,以渭川和淇澳两个地方的竹林为例,强调了竹子不仅在自然环境中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更在文化层面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诗人通过这些描绘,表达了对竹子及其象征意义的深刻理解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绘和高度赞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