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常山道中(其一)》描绘了旅人秋季出行时的艰辛与孤寂。首句“旅况逢秋尽”表达了诗人身处旅途,秋意已深,满含疲惫和落寞。接下来的“山行叹路赊”进一步渲染了山路漫长,行路之艰难。
“旱来无野渡,乱后少人家”两句,通过写旱季河流干涸,野外没有渡口,战乱之后村庄稀疏,展现了环境的荒凉和世事的动荡不安。诗人以自然景象映射社会现实,寓言深远。
“橘柚寒多实,夫容晚自华”则转而描绘了一丝生机,橘柚在寒气中结出累累果实,芙蓉花虽晚开却依然娇艳,这或许是诗人对坚韧生命力的赞美,也可能是自我安慰的象征。
最后,“愁云黯无极,肠断楚天涯”以浓重的愁云和无尽的远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对未知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凄美,展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的旅途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