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自慨寄刘大司农信芳》由清代诗人缪烜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首句“越云燕树等闲过”,以“越云”和“燕树”为意象,形象地表达了时光如白驹过隙,岁月匆匆,一切美好事物仿佛在不经意间流逝。这里的“等闲过”三个字,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慨,也暗含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次句“枉负栽培愧琢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虽然得到了他人的栽培与精心雕琢(“栽培”和“琢磨”),但最终却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实现自己的价值,内心充满了愧疚与遗憾。这不仅是对自己过去努力的一种反思,也是对未来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状态的一种担忧。
后两句“怕听桓伊三弄笛,年来只自唤如何”,则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借用“桓伊三弄笛”的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与迷茫。这里的“三弄笛”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怕听”二字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渴望听到那美妙的音乐,又害怕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最后,“年来只自唤如何”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易逝、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深深忧虑与自问,充满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成长、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复杂心情。它不仅是一首个人的自省之作,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普遍面临的困惑与挣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