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友人示诗集(其三)

去岁春风客帝京,西湖烟雨过清明。

苏堤画舫春三月,天竺清钟夜五更。

行李裹书归旧隐,野花沽酒赏新晴。

只缘未读时文熟,端合山中且菜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去年春天我游历京城,西湖烟雨中度过清明。
苏堤上画舫游弋在阳春三月,夜晚在天竺寺听到清脆的钟声直到五更。
收拾行囊带着书籍回归旧居,野外花朵买来美酒欣赏雨后新晴。
只因那时未能熟读经文,现在看来更适合在山中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

注释

帝京:京都,指当时的首都。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
苏堤:位于西湖的一道著名长堤,由北宋诗人苏轼命名。
天竺:杭州灵隐寺的别称。
行李裹书:携带书籍的行装。
旧隐:过去的隐居之地。
野花沽酒:用野花换来的酒。
时文:当时的流行文章或科举考试的文章。
端合:正适合,应当。
菜羹:简单的素食,象征简朴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所作的《次友人示诗集(其三)》。诗人回忆去年春天在京都的经历,描绘了西湖美景和清明时节的烟雨景象。苏堤上画舫游弋,正值三月春光,而夜晚在天竺寺听到的钟声则显得格外宁静。诗人收拾行囊,带着书籍回归旧日隐居之地,趁着雨后新晴,买野花佐酒,享受这份宁静与闲适。

然而,诗人感叹自己未能深入研读时文,认为更适合在山中过着简单的生活,以粗茶淡饭为乐。整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心境的转变,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学问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539)

姚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成一,、飞卿。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 字:述之
  • 号:蜚卿
  •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 生卒年:1216~1262

相关古诗词

次方峻峰饯行韵并柬蛟峰

公孙曲学听渠阿,正则宁随上下波。

浪忆笑谈今已矣,不知眠饭近如何。

故人几上书应少,俗客门前屦岂多。

赖有颍滨相慰藉,夜床风雨对东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刘仲山饯归韵

几同湖上饮,俱爱晚山青。

雅趣方泉寺,离舟又浙亭。

赠行诗自好,愁别酒休醒。

后夜思君处,桐江傍客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次陈肩夔韵

蛮触争蜗角,兴亡土两丘。

一家文到古,万世月行秋。

鳌可三山冠,鹏须八极游。

胸中治安策,时事几堪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诸友游云居(其二)

絮风丝日飏新晴,望柳前川学大程。

浪不起花澄沼彻,云无留叶太虚清。

林间整屐闻莺语,竹外支筇数蚁行。

底事春愁都减尽,新来不似旧钟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