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玉溪汤婆传

君不见汤家阿泉骊山阴,出入宫掖承恩深。

只流妃子脂粉气,不暖少陵如铁衾。

又不见汤家阿池紫塞上,沉香雾拥将军帐。

天寒十指堕弓刀,底用空言如挟纩。

何如韩时老汤婆,冬则饮汤惟腹皤。

形模混沌妇女笑,闭塞其兑藏天和。

老生门前十日雪,两脚冻皴眠不得。

断无蛮素构心兵,赖有婆兮相暖热。

夫人竹氏青玲珑,炎炎几时奈秋风。

婆耻居下常热中,毋弃憔悴以御冬。

得黄太史五字诗,厥孙传之尤滑稽。

霜风萧萧岁年晚,吾喜汤婆有完传。

形式: 古风

翻译

你可曾见那汤家阿泉在骊山阴处,频繁进出宫廷,深受恩宠。
她的美丽只留下脂粉气息,却未能温暖杜甫这冰冷的诗心。
再看那汤家阿池在边塞之上,沉香烟雾缭绕着将军的营帐。
严寒中,连手指都冻得失去知觉,空谈保暖又有何用。
哪比得上韩时的老汤婆,冬天只喝热水,皮肤红润。
她身形模糊,妇人皆笑其纯真,内心却藏着天地和气。
老者门前积雪十日,双脚冻裂难以入眠,
没有纷争,全靠老汤婆的温暖陪伴。
夫人的竹氏汤婆,青色玲珑,面对秋风毫不畏惧。
汤婆不愿居于人下,常怀热情,冬日也不忘温暖他人。
得到黄太史的五字诗,子孙相传,妙趣横生。
寒风萧瑟,岁月已晚,我欣慰汤婆的故事得以完整流传。

注释

阿泉:女子名。
宫掖:皇宫。
少陵:杜甫别号。
阿池:另一女子名。
紫塞:边关。
挟纩:棉絮。
韩时:人名。
汤婆:煮汤的老妇。
竹氏:姓氏。
完传:完整流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继芳的《读黄玉溪汤婆传》,通过对汤家的阿泉和阿池的描写,展现了汤家妇女在严寒冬日中的生活状态和她们的坚韧不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细节,如“只流妃子脂粉气,不暖少陵如铁衾”、“天寒十指堕弓刀,底用空言如挟纩”等句子,极力渲染出冬日的严寒与汤婆们对抗严寒的生活情景。

诗人在描绘汤婆的形象时,用“何如韩时老汤婆,冬则饮汤惟腹皤”一句,表达了对汤婆坚强不屈的赞美。同时,通过“老生门前十日雪,两脚冻皴眠不得”等句,抒发了诗人对底层妇女生活艰辛的同情心。

最后,诗中提到黄太史五字诗,并表达了诗人对汤婆坚持传统、有完美传承的喜悦。整首诗通过对汤家女子和汤婆形象的刻画,以及对严寒冬日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212)

朱继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 字:季实
  • 号:静佳
  • 籍贯:建宁建安

相关古诗词

淮客

长淮万里秋风客,独上高楼望秋色。

说与南人未必听,神州只在阑干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职]韵

雪中僧虚舟来

雪中闻犬吠,清卧起来迟。

开户千山白,逢僧一个缁。

言从风絮里,忆得雨花时。

寒舍无祗待,煎茶且说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鸿

鸿飞九天上,人在平地望。

尘土与青云,其间能几丈。

形式: 五言绝句

意行桥

我行且奚适,兴尽忽自返。

倒影射清漪,回光在桥板。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