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冒广生所作的《菩萨鬘·其十七》。它描绘了一幅精致而幽静的画面,以玉堂和金楼为背景,展现了女性的细腻与闺房的雅致。
"玉堂调笑金楼子",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轻盈的氛围,仿佛在华丽的玉堂中,人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时光,金楼则暗示了富贵之家的奢华。
"玉钗落处无声腻",通过玉钗悄然落地的声音,传达出女子的娴静与矜持,以及环境的宁静,"无声腻"三字更显其细腻入微。
"露折一枝兰",兰花被露水打湿,暗示着清晨或夜晚的清凉,同时也暗寓女子如兰般的高洁气质。
"稍知花簟寒",通过感知到花簟(竹席)的微凉,暗示季节转换或是夜深人静,进一步渲染了闺房的静谧。
后半部分转向对女子的描绘:"沈香薰小像",女子的小画像被沉香熏染,增添了神秘与诗意;"细管吟朝幌",她可能在吹奏细管,悠扬的乐声透过晨光的帷幔传出,更显其才情。
最后两句"铜镜立青鸾",铜镜上站立着青鸾,寓意镜子的精致与女子的仪态;"吴娥声绝天",吴地美女的歌声响彻云霄,却又戛然而止,留下无尽遐想,展现出女子的才情与魅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闺中佳人的生活场景,既有物质的富丽,又有精神的雅致,体现了作者对女性美的独特理解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