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山山上构高堂,堂下青芜接大荒。
堂废山空人不见,冷云秋草卧横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壮美的景象。诗人以“平山山上构高堂”开篇,勾勒出一座雄伟的建筑矗立在连绵起伏的山峦之上,高耸入云,气势非凡。然而,“堂下青芜接大荒”,随着视线向下延伸,绿草与荒野相连,展现出一种辽阔而又孤寂的氛围。
接着,“堂废山空人不见”,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曾经繁华的高堂已经废弃,山中空无一人,只剩下岁月的痕迹。最后,“冷云秋草卧横冈”,冷冽的云雾笼罩着山冈,秋草铺满了地面,整个画面充满了萧瑟之感,仿佛时间在这里静止,只有冷云和秋草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自然界的寂静美,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现今荒凉之间深刻思考的情感。
不详
(dí)(一三○四~一三七七),绩溪。擅长隶书,博学广闻。曾任台州学正,后时艰不仕,隐居山中。入朝屡召不出,洪武十年(一三七七)终老于家。归隐时曾结庐为读书舍,其书斋取名“贞素斋”。著有《贞素斋集》、《北庄遗稿》等。《新元史》有传
天上奇花玉色浮,祇留一种在扬州。
如今后土无根蒂,蜂蝶纷纷各自愁。
青楼翠幕舞纤腰,金屋银屏贮阿娇。
二十年前豪侠客,相逢犹是说前朝。
龙蟠虎踞石头城,今古英雄几战争。
遗恨六朝何处是?江声犹抱不平鸣。
老龙腾渊云气湿,万斛骊珠夜光泣。
秋风吹满西凉州,酿就清香浮玉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