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乡涨后指荒郊,木杪鱼罾俯雀巢。
处处葑田催种麦,家家竹瓦代诛茅。
岸容霜老菰蒲秃,水气晴粘草树交。
快舫蚀波才寸许,急湍底复怨舟胶。
这首明代诗人钟惺的《江行俳体十二首(其五)》描绘了江南水乡雨后的情景。首句“江乡涨后指荒郊”,写洪水退去后,原本的郊野露出水面,显得荒凉而清新。次句“木杪鱼罾俯雀巢”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渔人设置在树梢的鱼网,以及鸟儿在上面筑巢的生动画面。
第三句“处处葑田催种麦”,展现出农事的繁忙,田间已经准备好种植小麦,显示出农人的勤劳和对丰收的期待。第四句“家家竹瓦代诛茅”进一步描绘了江南民居特色,竹瓦代替茅草屋顶,既经济又实用。
第五句“岸容霜老菰蒲秃”,通过“霜老”和“秃”描绘出秋意渐浓,水边的菰蒲枯黄凋零的景象。第六句“水气晴粘草树交”则写出雨后水汽蒸腾,与草木交织的湿润景象,富有动态感。
最后两句“快舫蚀波才寸许,急湍底复怨舟胶”,以小船在急流中缓慢移动作结,形象地表现出水流湍急,船只难以行进的困境,寓含着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活节奏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田园风光和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
日日移家处处邻,吴头楚尾半波臣。
罟师嚼米餐乌鬼,舟仆偷钱买白鳞。
鸦食肉能谋底事,獭衔鱼欲祭何神。
黄头见我询潮步,笑是浔阳始过人。
羞从狐鼠叙行踪,随例输钱买印封。
半月员程过一月,杪冬孤艇发初冬。
持符官卒尊于吏,附舶儒生贱似佣。
估客孝廉阳不问,胡床指顾太从容。
小聚星晨屡断连,山椒一缕露人烟。
土音偏不移鸡犬,市暨通行杂钞钱。
泽国火耕兼水耨,霜林枣地接枫天。
时艰夜禁明书楔,拨剌更更响钓船。
土风何异竟陵城,水代平田网代耕。
放去翳凫偏认主,教成驯獭听呼名。
狂书鸟过沙留谱,呓语乌眠夜作声。
奴子入吴学细唾,侬音伧舌字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