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谷亭三首(其三)

有客来传语,红巾更渡淝。

苍茫连夜遁,不暇恋春衣。

楼观怜焦土,阳和感杀机。

道逢邻舍女,新向贼中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明代朱应登的《哀谷亭三首(其三)》描绘了一幅战乱中百姓生活的画面。首句“有客来传语,红巾更渡淝”暗示了战事紧急,敌军逼近,连传令者都穿着标志性的红色头巾,匆匆过河。次句“苍茫连夜遁,不暇恋春衣”写出了人们在恐慌中不分昼夜地逃离,连换季的衣服都来不及收拾。

“楼观怜焦土,阳和感杀机”表达了诗人对昔日楼阁如今成为废墟的感慨,以及对战争带来人间惨剧的深深悲痛。这里的“阳和”本指温暖的春天,但在这里却与“杀机”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和平被破坏的残酷现实。

最后一句“道逢邻舍女,新向贼中归”,进一步展现了战争的无情,一个邻居女子刚刚从敌占区逃回,她的遭遇让人触目惊心,也反映出社会秩序的混乱和人民生活的动荡不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战乱时期的社会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罪恶的控诉。

收录诗词(120)

朱应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 字:升之
  • 号:凌溪
  • 籍贯:扬州府宝应
  • 生卒年:1477—1526

相关古诗词

褒城道中

苍莽昼难分,崎嵚自昔闻。

岩居低附谷,磴道直披云。

马踏经寒雪,鸦翻未夕曛。

西夷通蜀路,因诧长卿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同州道中

华岳连冯翊,黄图别附庸。

长风开万壑,落日隐三峰。

野望浮埃合,乡心远树重。

幽求今未得,犹自抗尘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繇金州舟行至洵阳

理棹出山阿,回舟溯渌波。

广烟交远树,飞嶂隐悬萝。

地域经秦少,江流入楚多。

青楼临广道,已听大堤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再过同官道中作

浮云细细雨还晴,客思车尘喜暂清。

山馆重来应识面,野花空好不知名。

长林树转回征盖,远戍烟消出候旌。

日落兴阑犹信马,荒城夜火断人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