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潞川的地理形势与自然景观,以“岩疆直抵乌桓塞,地控襟喉”开篇,形象地勾勒出潞川作为战略要地的重要位置。接着,“山豁遥眸”一句,通过视觉描写,展现了山峦的开阔与壮丽。接下来,“虎踞龙蟠势未休”则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潞川的地势比作虎踞龙蟠,暗示其险峻与不可侵犯。
“云帆此处通淮海,浦溆波浮”两句,转而描绘了潞川作为水路交通枢纽的景象,云帆飘扬,连接着淮海,波光粼粼的水面映衬着四周的景色,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欸乃声悠”则以悠长的船歌为背景音,进一步渲染了这一带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绝似江乡铁鹿舟”以“铁鹿舟”这一形象,巧妙地将潞川的船只与江南的船只相比较,强调了其在水运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之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潞川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貌,既有壮阔的气势,又不乏细腻的情感表达,是一幅生动的地域风情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