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其三)种梅菊

百世孤芳肯自媒。直须诗句与推排。

不然唤近酒边来。

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

只今何处向人开。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浣溪沙·其三·种梅菊》。诗人以梅花和菊花自比,表达了他的自我价值追求和孤独高洁的品格。"百世孤芳肯自媒",意指即使在世间孤独,梅花和菊花依然凭借自身的芬芳吸引人们的注意,不需他人引荐。"直须诗句与推排",强调了诗人通过诗歌来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人格魅力,表达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不然唤近酒边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借酒表达情感,或是借酒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的情境。"自有渊明方有菊,若无和靖即无梅",将自己比作陶渊明和林和靖这样的隐逸高士,表明他对清高孤傲的生活态度的坚守。

最后,"只今何处向人开",诗人发出疑问,感叹在当今社会,像自己这样坚守理想、独立人格的人又有何处可以找到知音呢?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中个人价值失落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词寓言深刻,情感真挚,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文学风格和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762)

辛弃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140-1207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二)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细听春山杜宇啼。一声声是送行诗。

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

而今堪诵北山移。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六)赋清虚

强欲加餐竟未佳。只宜长伴病僧斋。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

山上朝来云出岫,随风一去未曾回。次第前村行雨了,合归来。

形式: 词牌: 山花子

浣溪沙(其二)

歌串如珠个个匀。被花勾引笑和颦。

向来惊动画梁尘。

莫倚笙歌多乐事,相看红紫又抛人。

旧巢还有燕泥新。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其一)黄沙岭

寸步人间百尺楼。孤城春水一沙鸥。

天风吹树几时休。

突兀趁人山石狠,朦胧避路野花羞。

人家平水庙东头。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