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汪东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所作的《杂拟词·减字木兰花·拟东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美酒与花香的场景。"芳醪如蜜"形象地比喻美酒甘甜如蜜,表达了对春天佳酿的喜爱。"拟待花时同宴席"则透露出诗人期待在花开之时与友人共聚一堂,共享春光。
"扶路寻春"描绘了诗人漫步寻觅春意的过程,然而"但觉元规尘污人"却暗示了现实中的尘世纷扰,与理想的春景形成对比,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幽香暗吐,春在无人知处住"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静谧和不易察觉,仿佛春天隐藏在寻常之处,只有用心感受才能体会。
最后两句"乞取娇娆,明日携樽过小桥",诗人表达了想要留住这份春意的愿望,决定第二天带着酒壶,独自或与友人一道,走过小桥,去探寻和欣赏这隐藏的春色。整首诗语言清新,情感深沉,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