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

南果足韵胜,北人䍐为奇。

银盘献青子,爱玩惊见之。

莲房饱出踊,枣滑生下枝。翠粉苔?新,清烈凝松脂。

齿牙喷艰涩,苦硬不可持。

气韵久始来,灵根瀹天池。

洒然凌清飙,甘露濡仙芝。

有如宿瘤妻,苦节真可期。

亦如相韩休,朕瘠天下肥。

危辞遽逆耳,终自为良规。

先难阻欲速,后得卒莫违。

默默心语口,此乐夫谁知?

始觉众果俗,橘奴复梨儿。

海岭瘴天黑,异味翻荼饴。

雨露存天真,飓雾不可滋。

岛屿出乳泉,造化亦若兹。

元气舌本甜,酸苦归涕洟。

本来甘受和,众味相假移。

居然复其源,伪妄焉能欺。

何当谢世网,兀坐忘奔追。

深山石室空,煮石疗调饥。

破鼎煎春芽,嚼此吟湘累。

翛然沃肺肝,看山坐支颐。

物表有真味,载歌采薇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郝经的《橄榄》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品尝橄榄时的复杂感受与深刻寓意。

诗开篇即以“南果足韵胜,北人䍐为奇”点明橄榄虽非北方常见之果,却以其独特的风味在南方广受欢迎。接着,“银盘献青子,爱玩惊见之”,生动描绘了将橄榄置于银盘中,绿意盎然,令人惊喜的情景。随后,“莲房饱出踊,枣滑生下枝”,以莲花与枣树作比,形象地表现了橄榄饱满的果实与滑润的口感。

“翠粉苔?新,清烈凝松脂”,通过细腻的色彩描绘与松脂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橄榄的独特香气与清新之感。“齿牙喷艰涩,苦硬不可持”,则直白地描述了初尝橄榄时的口感体验,苦涩且难以入口。

“气韵久始来,灵根瀹天池”,暗示了橄榄的香气需要时间慢慢品味,如同深藏于大自然中的灵性之源。“洒然凌清飙,甘露濡仙芝”,以清风、甘露和仙芝为喻,赞美橄榄带来的清新与甘甜,仿佛能滋养心灵。

“有如宿瘤妻,苦节真可期”,将橄榄与坚韧不屈的女性形象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橄榄苦中带甜、坚持自我品质的赞美。“亦如相韩休,朕瘠天下肥”,以历史人物韩休为典故,进一步深化了橄榄象征着内在美与外在价值的统一。

“危辞遽逆耳,终自为良规”,通过警示与忠告的对比,强调了橄榄虽初尝苦涩,但最终能带来有益的启示。“先难阻欲速,后得卒莫违”,鼓励人们面对困难要有耐心,最终会得到回报。“默默心语口,此乐夫谁知?”则表达了对橄榄独特魅力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其真正价值难以言传的无奈。

最后,“始觉众果俗,橘奴复梨儿”,通过对比其他水果,突出了橄榄与众不同的品味。“海岭瘴天黑,异味翻荼饴”,以恶劣环境下的奇异滋味,再次强调了橄榄的独特之处。“雨露存天真,飓雾不可滋”,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与珍惜。“岛屿出乳泉,造化亦若兹”,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和谐。“元气舌本甜,酸苦归涕洟”,总结了橄榄的味道,既有甜也有苦,但最终给人以满足感。“本来甘受和,众味相假移”,揭示了橄榄与其他食物相互融合,共同创造出丰富口感的秘密。“居然复其源,伪妄焉能欺”,强调了真实与虚假的区别,赞美了橄榄的纯粹与真实。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橄榄的美味与独特,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智慧,通过对橄榄的品鉴,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中的苦与乐、真与假、坚持与放弃等复杂情感与价值观。

收录诗词(154)

郝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郝天挺孙。金亡,徙顺天,馆于守帅张柔、贾辅家,博览群书。应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条上经国安民之道数十事。及世祖即位,为翰林侍读学士。中统元年,使宋议和,被贾似道扣留,居真州十六年方归。旋卒,谥文忠。为学务有用。及被留,撰《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书,另有《陵川文集》

  • 字:伯常
  • 籍贯:元泽州陵川
  • 生卒年:1223—1275

相关古诗词

秋思四首(其一)

星麾重霜露,落月窥弊裘。

久客心易伤,况乃逢暮秋。

谁知楚江边,即是穷海头。赤子解虎斗,先?十二牛。

太阿授楚柄,涛涂竟拘囚。

昊天有肃杀,未肯休戈矛。

书生本迂阔,国计无身谋。

俯仰但不愧,万事从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秋思四首(其二)

江声万马来,势欲冲夜枕。

志士足多感,坐起安得寝。

静听风雨急,透骨寒凛凛。

湖湘凑远浸,巴蜀动馀淰。

谁令限南北,汹怒欲相谂。

落落弭兵心,于今成贝锦。

荐玉期捧盘,堕甑如拾沈。

尊中有琼花,明朝且轰饮。

形式: 古风 押[寝]韵

秋思四首(其三)

木叶堕积水,西风白雁来。

祇应破月氏,曾过黄金台。

昔年吊荆卿,台边把酒杯。

落日督亢陂,莽苍秋云开。

浩歌易水寒,晚山青崔嵬。

谁知坐江馆,两见飞鸿回。

空庭日徙倚,惨淡生莓苔。

援溺先堕井,计拙良可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秋思四首(其四)

昔游东诸侯,秋晚登泰山。

伫立太平顶,超然出尘寰。

日观望吴越,浩渺秋云间。

长风漾江海,天末生微澜。

今年坐舍馆,江声满重关。

却如在幽陵,修阻不得看。

好花静有色,相对婉且閒。

无由写哀怨,日绕歌幽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