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抽葱绿瓣熉黄,墙角含风滟露光。

莺下林窥疑借色,蝶飞丛出不沾香。

义传尔雅谁家疏,诗咏卫风第几章。

我自先忧忧惯者,纵教树背那能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萱》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对萱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生命哲理的独到见解。

首句“叶抽葱绿瓣熉黄”,以“葱绿”和“熉黄”两词生动地描绘了萱草叶片的颜色层次,葱绿代表了生机勃勃的嫩叶,而熉黄则暗示了花苞初现的黄色,营造了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

次句“墙角含风滟露光”,进一步渲染了萱草生长的环境,它在墙角静静地等待着春风的吹拂,露珠在阳光下闪烁,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珍珠,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美感。

接着,“莺下林窥疑借色,蝶飞丛出不沾香”,通过莺鸟和蝴蝶的活动,侧面烘托了萱草的美丽与吸引力。莺鸟在林间窥探,似乎被萱草的颜色所吸引;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却未沾染花香,这既是对萱草颜色的赞美,也是对其香气的微妙暗示。

“义传尔雅谁家疏,诗咏卫风第几章”,这两句将萱草与古代文献《尔雅》和《诗经》中的《卫风》相联系,表达了对萱草文化意义的探索与思考。《尔雅》是中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著作之一,《卫风》则是《诗经》中的一篇,通过引用这些典籍,诗人不仅增加了诗句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学的尊重与传承。

最后,“我自先忧忧惯者,纵教树背那能忘”,诗人以自我反思的姿态,表达了对人生忧患的深刻理解。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与挑战,他也能从中找到慰藉与力量,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正是萱草在自然界中所展现的生命力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萱草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更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收录诗词(16536)

弘历(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银汉

银汉欲斜倾,秋宵色倍明。

浪传西蜀到,不共海潮盈。

玉斗萍疏点,金风浪细生。

黄姑相望处,幽恨未能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祝融馀景逼,蒸熇煽炎威。

仰视浮云敛,朱鸟腾晶辉。

大地既沮□,溽暑兹其时。

燠亦岂可无,所虑云复滋。

傍晚转净散,几缕明霞披。

忧怀始少间,额手感无私。

此后倘宜旸,西成庶可期。

忧喜总因民,匪为一已谋。

视民廑如伤,文王实我师。

形式: 古风

泊舟乘凉(其一)

云敛长空碧宇苍,泊舟矶畔试乘凉。

风来水面含新爽,树张清阴送夕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泊舟乘凉(其二)

金风徐拂绿杨条,暑气能馀几日骄。

略得心怡忧转继,浑河曾否涨痕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