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送汤中丞潜庵公入东林道南祠

旧院东林,沧桑陵谷,翻云覆雨方晴。

一朝营造,救度也耎薨。

丽泽规模整肃,祠堂内、丹艧梁楹。

惊相告、俄傅檄至,不日报功成。

丙寅,夏四月,中丞北上,迫趣王程。

过林间停辙,讲道杨亭。

今岁戊辰春日,云旗风马忽来迎。

到门后,龟山降席,促膝话平生。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鉴赏

这首《满庭芳》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钱肃润所作,以送别汤中丞(潜庵公)入东林道南祠为题,描绘了送别场景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旧院东林,沧桑陵谷,翻云覆雨方晴。”开篇即以“旧院东林”点出地点,暗示东林书院的历史与变迁,通过“沧桑陵谷”、“翻云覆雨”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而“方晴”则预示着新气象的到来。

“一朝营造,救度也耎薨。”此句赞美了汤中丞的营造之功,不仅在物质上有所建树,更在精神上给予了拯救,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

“丽泽规模整肃,祠堂内、丹艧梁楹。”描绘了祠堂内的庄严与肃穆,通过“丽泽”、“整肃”、“丹艧梁楹”等词,展现了建筑之美与庄重之气。

“惊相告、俄傅檄至,不日报功成。”这里描述了消息的迅速传播与汤中丞功绩的显著,通过“惊相告”、“傅檄至”、“不日报功成”等词,突出了其影响之广与成就之大。

“丙寅,夏四月,中丞北上,迫趣王程。”点明了时间与事件,汤中丞在夏四月北上,赶往王程,体现了其忙碌与紧迫。

“过林间停辙,讲道杨亭。”描述了汤中丞在林间停留,于杨亭讲道的情景,体现了其对学问的追求与分享。

“今岁戊辰春日,云旗风马忽来迎。”描绘了春日里云旗风马的迎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预示着新的开始。

“到门后,龟山降席,促膝话平生。”最后,汤中丞到达门后,与龟山(可能指友人或东林书院的象征)促膝长谈,回顾往昔,表达了深厚的情谊与不舍。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送别场景的庄重与友情的深厚,以及对友人功绩的肯定与敬仰。

收录诗词(25)

钱肃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秋夜怀陆荩思司铎束瓯,用苏东坡原韵

华盖山高矣,渺若洞中天。

容成曾许相见,会面在何年?

我欲乘风访道,只恐丹台石室,炉灶已灰寒。

此日空惆恨,盼望斗牛间。谢巘上,春草梦,白云眠。

临流一镜,笑看池水璧同圆。

时有春秋冬夏,教有诗书弦诵,乐事总称全。

今夜江心里,月色正娟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南乡子

独自下瑶阶。笑折花枝戴玉钗。

帘外红云凝不动,休猜。数树绯桃似雪开。

望远偶登台。何事征人去不回。

恼煞画梁双燕子,徘徊。又引春愁入院来。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渔家傲

罗幕香浓天易晓,窗棂旭日红初照。

柳色茏葱莺乍觉。知多少,东风吹得春光到。

挽就灵蛇新样巧,妆成忽地回眸笑。

早起看花花正好。谁知道,陌头又见青青草。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清平乐

冶春过了。悔煞当初好。一霎相逢真草草。

裙带松来多少。黛螺爱染眉长。罗衫熏透炉香。

时把菱花私照,也还值得思量。

形式: 词牌: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