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望思台

太子衔冤去不回,临皋从筑望思台。

至今汉武销魂处,犹有悲风木上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太子含冤离开后不再返回,他在临皋山上建造了思念之台。
直到现在,当年汉武帝感到心碎的地方,仍然能听到悲伤的风声从树木上传来。

注释

衔冤:含冤在心,指遭受不白之冤。
临皋:地名,可能指的是湖北黄州的赤壁山。
望思台:怀念或眺望远方思念某人之处。
销魂处:形容极度悲伤或心碎的地方。
悲风:凄凉的风,象征哀愁或怀念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哀思与怀想。"太子衔冤去不回"中的“太子”指的是汉武帝时期因宫廷斗争而被逼无奈自尽的太子,通过这一事件,诗人表达了对往事的深切同情和怜悯之情。"临皋从筑望思台"则是诗人在历史遗迹前所建的“望思台”上眺望,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念与缅怀。

至于"至今汉武销魂处,犹有悲风木上来"一句,更是将这种哀思推向高潮。这里的"至今"表明历史事件虽然已经远去,但其影响和情感留痕依旧。而"汉武销魂处"指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一段往事,可能是某个让人心灵受到触动的地方。"犹有悲风木上来"则是说,即便岁月流转,那些古老的树木上似乎仍然携带着当年悲伤的情绪,以风的形式传递给后世。

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往昔的深情,体现出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关切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整首诗语言沉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165)

胡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诗.涿鹿

涿鹿茫茫白草秋,轩辕曾此破蚩尤。

丹霞遥映祠前水,疑是成川血尚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咏史诗.渑池

日照荒城芳草新,相如曾此挫强秦。

能令百二山河主,便作樽前击缶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咏史诗.章华台

茫茫衰草没章华,因笑灵王昔好奢。

台土未乾箫管绝,可怜身死野人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咏史诗.绵山

亲在要君召不来,乱山重叠使空回。

如何坚执尤人意,甘向岩前作死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