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怪来御史府,坐榻不如初。
曾是父坐处,而为子敢居。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孝道的深刻理解。首句"怪来御史府,坐榻不如初",通过对比御史府中的座位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地位的变迁。原本是父亲曾经坐过的位子,现在却由儿子坐上,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孝道传承的感慨。
"曾是父坐处,而为子敢居",直接揭示了主题,强调了孝道中尊敬长辈、不敢轻慢的传统美德。诗人以谦卑的态度表明,即使在权势显赫的御史府,也不能忘记对先人的尊重和自身的身份定位。整首诗寓教于言,体现了宋代儒家伦理对于孝顺的重视,以及诗人对孝行的推崇。
不详
渭阳曾读未,对酒偶言诗。
舅作如此语,儿那能不悲。
尚自畏四知,于亲岂忍欺。
种蓝有助者,拔去不妨奇。
翳桑一饿者,念念母之存。
赖有赵宣子,能为别具飧。
狄请使绝域,柳甘易播州。
为怜刘母在,深恐郑亲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