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其一)游山

西山高下极深幽,十里清波一棹游。

喜逐御风真造适,遍题僧壁更迟留。

松间觅径因穷险,亭际披云尽露秋。

却羡官閒无检束,徜徉何异五湖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西山高低深远幽静,十里的清澈水流中划船漫游。
欢喜追逐如御风般的轻松愉快,每到一处寺庙都题诗留念,流连忘返。
在松林中寻找小路,因为景色险峻而更加吸引人,亭子边的云雾散开,尽显秋天的凉意。
我羡慕官员们的闲暇时光无需拘束,这样的漫步就像泛舟五湖一样自由自在。

注释

西山:指代西部的山脉。
深幽:深远且幽静。
清波:清澈的水面。
一棹游:独自划船游玩。
御风:如同乘风而行,形容轻松愉快。
造适:舒适自在。
僧壁:寺庙的墙壁。
迟留:逗留,停留。
松间:松树之间。
穷险:艰险的山路。
尽露秋:完全展现出秋天的景象。
官閒:官员的闲暇时光。
无检束:没有约束,自由自在。
徜徉:悠闲地漫步。
五湖舟:泛舟五湖,象征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苏颂游历西山的惬意与闲适。首句“西山高下极深幽”展现了山势的峻峭与环境的深远宁静,给人以幽深之感。接下来的“十里清波一棹游”则描绘了泛舟于清澈溪流中的畅快,诗人仿佛御风而行,享受着自然的恩赐。

“喜逐御风真造适”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由自在的喜悦,他尽情欣赏沿途景色,并在僧院墙壁上题诗,流连忘返。“松间觅径因穷险,亭际披云尽露秋”两句,通过描绘险峻的山路和亭台高处的秋色,进一步渲染了山景的壮丽和诗人探索的乐趣。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却羡官閒无检束”,羡慕官场之外的无拘无束,认为这样的生活就像在五湖泛舟一样逍遥自在。整首诗以诗人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淡疏离,体现了宋人崇尚自然、追求闲适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624)

苏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和前漳守马郎中三篇(其二)碧波亭感事

华堂直北望云烟,劳远勤归此待贤。

下榻喜逢徐稚至,登舟常羡李膺仙。

知君将奉三年最,感旧曾歌一夜怜。

红粉若能留客醉,不辞飞盏共陶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和宣甫叔父迁谪过都见寄

解组从戎五筦城,壮谋期欲荡蛮腥。

数奇不意同飞将,肺腑何因学卫青。

报国有心犹慷慨,谪官无闷但沈冥。

竹林此日重相过,高论时欣侧耳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和钱穆甫答签判殿丞临安道中作

吴越开基旧土疆,鉴山仍是种瓜乡。

七朝赐履加尊宠,五世苴茅奉宪章。

里社依然题昼锦,昆云不绝佩鞶囊。

人怀馀德能封殖,犹有当时似盖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奉和次中叙别

嘉句连篇惠好音,愧无琼玉报南金。

几年漂泊离群恨,此日逢迎话旧心。

气类自应怜茂悦,世情谁复拟高深。

且将怀抱还尊酒,莫为思归动越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