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其二)

无端春去闲花落。蓦飞过、秋千角。

人倚秋千浑不觉。

觉来无着,邻莺曾约,还去将春捉。

骤寒向晚颠风作。处处芳林桐一虐。

韶景轻抛真是错。

自伤迟暮,青衫如昨,有泪痕斑驳。

形式: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青玉案·其二》由张慎仪所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去秋来的季节转换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开篇“无端春去闲花落”,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无奈,"蓦飞过、秋千角"则暗示时光匆匆,仿佛秋千般忽然而至。接下来,“人倚秋千浑不觉”描绘了词人沉浸在某种情绪中,对外界变化浑然不觉。

“觉来无着,邻莺曾约,还去将春捉”通过邻莺的鸣叫,暗示春天并未真正离去,只是被词人的心境所忽视。随后,“骤寒向晚颠风作”转而描绘晚来的寒风,象征着时光的无情和季节的变迁。“处处芳林桐一虐”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而“韶景轻抛真是错”则直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轻易流逝的惋惜。

最后三句“自伤迟暮,青衫如昨,有泪痕斑驳”直抒胸臆,词人感叹自己年华老去,青衫依旧,却已无法留住青春,泪水斑驳的衣衫映照出内心的哀伤与无奈。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词人对岁月流转的感慨和对青春不再的深深惋惜。

收录诗词(102)

张慎仪(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春尽日

一春寂寂春人恼。燕子来迟春已老。

环庭芳草碧无痕,糁地落花红莫扫。

别离况味都尝饱。怎奈又编离别稿。

春蚕亦■有穷时,独怪青丝抽牙了。

形式:

高阳台.悼亡,室人李慧,字淑芳,殁于光绪丁未十二月二十四日

枯柿翻风,残梅溅雨,黄昏不住啼鸮。

问卜琼茅,酸辛知是今朝。

卅年欢戚皆成幻,细思量、怎不魂销。

甚潘郎,皤然老矣,有涕如潮。

逢逢腊鼓催年亟,正鸾离珠镜,凤惨玉箫。

杳杳泉台,酒从何处来浇。

痴情欲把哀弦诉,算哀弦、诉也无聊。

尽灯前,四卷楞伽,诵到深宵。

形式:

一丛花.梨花将谢漫赋

小园花事太匆匆。浑不见春红。

沉沉院落溶溶月,隔珠帘、一样玲珑。

雅素不妆,秾华汰尽,悄倚粉墙东。

冰魂飘泊尚流踪。蝶意也都慵。

重门云护无人到,只诗情、息息相通。

冷雪几枝,余香一线,无语咒斜风。

形式:

琐窗寒(其一)花户油窗

茜镛纱轻,碧棂纸脆,不宜冬晚。

为翻新样,添换琉璃片片。

任信风、吹过重翻,总疑遮煮一层绢。

只书墙暖日,玲珑透影,砚冰能泮。烂漫。供清玩。

似云母画屏,花浓目眩。燕寝凝香,最便消寒琼宴。

纵周遭、掩映如云,仍朗朗隔窗易辨。

到春时、窗外桃开,好觑春人面。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