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正觉所作的《禅人写真求赞(其四十)》,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位禅者的形象和心境。"风日面皮,秋山眉目",将禅者的面容比喻为和煦的风日与峻峭的秋山,展现出其内心的宁静与深沉。"闲情肖水云,野性从麋鹿",进一步刻画了他闲适如水云般自由自在,性格质朴如野鹿般的自然本性。
"憨憨少室九年,草草曹溪一宿",描述了禅者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即使在简陋的环境中也能深入修行。"穷根彻源,出髓敲骨",表达了他对佛法真理的深入理解和不懈探求,如同挖掘事物的根本,直至触及本质。
"明回老兔宫,冷下苍龙窟",运用神话意象,暗示他在修行中超越世俗,进入神秘而深邃的精神世界。最后两句"诸人名邈兮摇手未然,万象森罗兮点头具足",则寓言般地表达出禅者对世间万物的理解和接纳,认为一切都在他的内心世界中得到圆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禅者的内在修为和超脱尘世的境界,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