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图二首(其二)

青青幽禽岂凡翼,传书曾谒秋风客。

廷臣宫妾蔼如云,只有偷桃小儿识。

流光忽忽能几时,旧日桃花无一枝。

幽篁独抱岁寒节,飞来与凤同栖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花鸟图景,充满了深邃的寓意和哲理。诗人以“青青幽禽”开篇,巧妙地将“青青”与“幽禽”结合,不仅描绘了鸟儿的羽毛色泽,更暗示了其生活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接着,“岂凡翼”一句,直接点明了这并非寻常之鸟,而是有着非凡之翼,预示着它拥有超越常人的能力或命运。

“传书曾谒秋风客”,这里运用了典故,秋风客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使者,常被用来象征传递信息或消息的人。诗人通过这一句,赋予了这只鸟以传递信息的使命,进一步强化了其不凡的身份。

“廷臣宫妾蔼如云,只有偷桃小儿识”,这一句对比鲜明,廷臣宫妾代表着权力与地位,而“偷桃小儿”则象征着那些不受重视的小人物。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阶层差异的思考,以及对那些被忽视的平凡之人的同情。

“流光忽忽能几时,旧日桃花无一枝”,这两句诗描绘了时光的流逝,桃花的凋零,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最后,“幽篁独抱岁寒节,飞来与凤同栖迟”,诗人以“幽篁”(竹子)自比,竹子在寒冷的季节依然保持其坚韧的品质,象征着诗人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坚守自我,保持高洁的品格。与“凤”(凤凰)一同栖息,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时间以及个人品格的深刻洞察与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竹为玄靖僧赋

凤凰池头听春雨,萧萧疏叶如相语。

起来试揭麟毛帘,惊看湿透青鸾羽。

鸾羽萎蕤鳌石傍,天风飕飕云茫茫。

不知身在玉堂上,翩然魂梦游三湘。

形式: 古风

题画

大山如龙欲飞去,小山盘盘如虎踞。

近山晴露两三峰,远山微茫不知数。

刘君家住山之陬,苍藤古水凉阴稠。

步月频穿花里径,看云别起水边楼。

隔林松吹含清响,古色莓苔和雨长。

案头六籍时卷舒,沙上群鸥日来往。

近年得志上天衢,皇华四牡常驰驱。

道逢江阴何太守,为写江南山水图。

朝回挂向碧窗晓,蒲幅烟岚寒悄悄。

坐中都似旧游踪,只欠清音一啼鸟。

形式: 古风

题兰

所南画兰不著土,昔痛中原落夷虏。

淮南濠上真龙飞,大明一统开洪武。

从此兰生始著根,所南英魂亦呼舞。

此兰不知画者谁,幽篁奇可相为伍。

萧萧凉月浸湘川,烨烨光风转玄圃。

似有芳香扑鼻来,袭我衣裾拂尊俎。

不惹胭脂坡上尘,只归翰墨林中谱。

援琴欲弹不忍弹,空谷佳人心最苦。

抱素凝和三十年,国香将吐犹未吐。

江蓠揭车不入群,万古知心赖尼父。

抚图握笔驱天风,天风吹春满天下。

形式: 古风

题竹

刘郎不作桃花梦,胸中秀气何澒洞。

公暇时时露一班,腕指所到清风动。

霓裳霞袂不沾尘,玉节翠旂同跨凤。

洞庭野阔天阴阴,湘浦波寒云滃滃。

扁舟载月歌月明,半窗环佩声相送。

个中真趣只自知,苦求形似俱庸众。

大笑前朝李息斋,俗笔刻镂堪覆瓮。

九龙山人真我师,太常清卿应伯仲。

城东解后顾虎头,平生三绝人犹重。

鹅溪袜材白雪光,徂徕松烬玄云冻。

脱袍解带写遗之,一醉酒钱三月俸。

朅来示我索我题,局束诗怀空啽哢。

小窗短烛理枯桐,竹枝谩抚江南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