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湘江漫兴》由明末清初诗人高承埏所作,描绘了湘江畔南浦的景象,以芳草、客愁、帝子瑟、鄂君舟、白鸟、沙市、青枫、驿楼等元素交织出一幅充满情感与想象的画面。
首句“南浦多芳草”,开篇即点明地点,南浦之地,芳草萋萋,为全诗奠定了自然美景的基调。接着“萋萋乱客愁”一句,将自然之景与人的情感巧妙融合,芳草虽美,却也触动了旅人的离愁别绪,形成一种矛盾而深沉的情感氛围。
“虚传帝子瑟,不见鄂君舟”两句,运用典故,借古喻今。帝子瑟与鄂君舟,分别指湘妃与鄂君,他们与湘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此处以“虚传”和“不见”表达了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既有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有对当下境遇的感慨。
“白鸟迷沙市,青枫对驿楼”描绘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白鸟在空中飞翔,似乎迷失于繁忙的沙市之中;青枫与驿楼相对,静默地见证着过往与未来。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与冲突。
最后,“登临无限意,烟水共悠悠”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登高远眺时的复杂心情。无限之意,既是对眼前景色的感慨,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思考。烟水悠悠,既是自然景象的写照,也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思绪与情感的延展。
整首诗通过对湘江畔南浦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