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车马客行

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

念君久不归,濡迹涉江湘。

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

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

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

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

市朝互迁易,城阙或丘荒。

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茫茫。

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

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翻译

门前有车马经过,这车马来自故乡。
因为顾念我久久未回,因而他们远涉而来。
我听说有客人从故乡来,赶快整理衣服出去相见。
见到故乡旧友不禁感动得掉下泪来,亲手拉他进屋,擦干眼泪我们聊起了我离别家乡后彼此的境况。
我问他现在乡国和宗族过得怎么样,他凄怆地对我说,自我别后的这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亲友也大都零落,不知迁徙到哪里去了,那些年迈的老人都已去世。
市集和朝堂都改变到了其他地方,以前的很繁华的地方都已成为了丘垄和荒地。
坟茔越来越多了,坟地上的松柏也郁郁苍苍。
天道还有盛衰,何况是人生呢?
想想我自己的人生,顷刻之间觉得无限悲伤。

注释

濡迹:留下踪迹。
濡,沾湿的意思。
投袂:甩下衣袖。
赴门涂:赶出门口上路。
揽衣:整理一下衣服。
拊膺:拍打胸部。
掩泪:擦干。
邦族:乡国和宗族。
旧齿:故旧老人。
市朝:市集和朝堂。
郁茫茫:茂盛的一片。
这里指坟墓剧增。
崇替:盛衰。
俯仰:顷刻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故乡离别之情和对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开篇便以“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展现了归心似箭的情怀,但随即转向对亲友久不相见的忧伤。诗人通过“濡迹涉江湘”、“投袂赴门涂”等意象,传达了深夜中不能成眠、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情绪。

接着,“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表明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无常的感伤。通过“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诗人探讨着生命与死亡的哲学问题,反映出时代动荡和个人命运的不确定性。

在后半部分,“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而“市朝互迁易,城阙或丘荒”则是时代变迁、历史沧桑的一个缩影。诗中的自然景象,如“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芒芒”,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最后,“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表达了对宇宙规律和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全诗以“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结束,表现出诗人对于自己平淡无奇的一生以及面对世事无常时的孤独与哀愁。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怀旧情绪和生命哲思的诗篇,它通过对故乡、亲友和个人的回忆,抒发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人生无常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8)

陆机(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 字:士衡
  • 籍贯: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261-303

相关古诗词

从军行

苦哉远征人,飘飘穷四遐。

南陟五岭巅,北戍长城阿。

深谷邈无底,崇山郁嵯峨。

奋臂攀乔木,振迹涉流沙。

隆暑固已惨,凉风严且苛。

夏条集鲜澡,寒冰结冲波。

胡马如云屯,越旗亦星罗。

飞锋无绝影,鸣镝自相和。

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负戈。

苦哉远征人,抚心悲如何。

形式: 古风

太山吟

太山一何高,迢迢造天庭。

峻极周已远,曾云郁冥冥。

梁甫亦有馆,蒿里亦有亭。

幽涂延万鬼,神房集百灵。

长吟太山侧,慷慨激楚声。

形式: 古风

日出东南隅行

扶桑升朝晖,照此高台端。

高台多妖丽,浚房出清颜。

淑貌耀皎日,惠心清且闲。

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

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窈窕多容仪,婉媚巧笑言。

暮春春服成,粲粲绮与纨。

金雀垂藻翘,琼佩结瑶璠。

方驾扬清尘,濯足洛水澜。

蔼蔼风云会,佳人一何繁。

南崖充罗幕,北渚盈軿轩。

清川含藻景,高岸被华丹。

馥馥芳袖挥,泠泠纤指弹。

悲歌吐清响,雅舞播幽兰。

丹唇含九秋,妍迹陵七盘。

赴曲迅惊鸿,蹈节如集鸾。

绮态随颜变,沈姿无定源。

俯仰纷阿那,顾步咸可欢。

遗芳结飞飙,浮景映清湍。

冶容不足咏,春游良可叹。

形式: 古风

日重光行

日重光。奈何天回薄。日重光。冉冉其游如飞征。

日重光。今我日华华之盛。日重光。倏忽过。亦安停。

日重光。盛往衰。亦必来。日重光。譬如四时。

固恒相催。日重光。惟命有分可营。日重光。

但惆怅才志。日重光。身没之后无遗名。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