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得南岳玄猿特善啸立秋后风雨颇凉声尤清绝怜其山林之思为作七言

薄云疏雨湿风枝,衡岳猿啼忆此时。

回首那无万里感,向人时作一声悲。

钟仪故有南冠恨,庄舄犹多旧国思。

车马纷纷九域客,路傍翻笑断肠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岳见到玄猿的独特啸声,以及对自然与故乡情感的深刻体会。诗中通过“薄云疏雨湿风枝”描绘了秋天雨后的清凉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玄猿的啼声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引发诗人对远方和过去的回忆。

“衡岳猿啼忆此时”,点明了玄猿啼声勾起了诗人对特定时刻的回忆,可能是对过去某个地点或事件的怀念。接着,“回首那无万里感,向人时作一声悲”,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千里之外,但内心依然能感受到遥远的家乡和往事带来的深深触动,这种情感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

“钟仪故有南冠恨,庄舄犹多旧国思”,这里引用了两个历史典故,钟仪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音乐家,被俘虏到晋国,身着南方的帽子(南冠),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庄舄则是越国的使者,出使到楚国,虽身在异国,却时常思念自己的故乡。这两个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往的深切怀念之情。

最后,“车马纷纷九域客,路旁翻笑断肠为”,描绘了繁忙的都市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形成对比。这里的“断肠”不仅指玄猿的啼声让诗人感到心痛,也暗含了诗人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落差,以及对远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和人物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过往和自然美的深情追忆,以及在繁华世界中对内心深处情感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过思乡岭南茂林清溪啼鸟游鱼颇有佳趣

山下回溪溪上峰,清辉相映几千重。

游鱼出没穿青荇,断蝀蜿蜒奔白龙。

尽日浮云横暗谷,有时喧鸟语高松。

欲忘旅思行行远,无奈春愁处处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题临波亭

绿杨芳草旧无蹊,竹坞花源敌剡溪。

水影时翻高槛动,天形略抱曲城低。

逢迎野兴鸥双下,点缀春愁莺乱啼。

宿雨楚山云正满,高楼莫上使人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至日宴水上呕吐先醉上府公

南极微阳中夜新,碧池风物晓来春。

鼓鼙似动鱼龙伏,旌旆不惊鸥鹭驯。

东阁于今待贤士,西曹不意吐车茵。

博阳气度平津学,虽贱犹堪颂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沈康学士知常州

三科妙选汉台臣,君去分符牧远人。

富贵须为千骑长,中和好布万家春。

山川阳羡由来胜,谣俗延陵自古淳。

曾是倦游羁旅地,送行增羡两朱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