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松庵

结搆在中林,林木何离离。

檐隅耸乔干,庭际俯樛枝。

蜿蜿鹿尾扬,矫矫龙形垂。

稠阴暗轩户,积髓滑阶基。

美人游未还,素心适在兹。

岂不念封植,无由敦佳期。

岱畎称夏书,徂徕咏周诗。

屈身古则然,违志今岂非。

急雪交横至,严飙左右吹。

所贵贞白质,不为寒岁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松树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的形态与环境,以及诗人对松树的感慨。

首先,诗人以“结搆在中林,林木何离离”开篇,描绘了松树生长在密林之中,周围树木繁茂的景象。接着,“檐隅耸乔干,庭际俯樛枝”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松树高耸的主干和低垂的枝条,形象地展示了松树的挺拔与姿态。

“蜿蜿鹿尾扬,矫矫龙形垂”运用比喻手法,将松树的枝条比作鹿尾和龙形,生动地表现了松树的动态美。而“稠阴暗轩户,积髓滑阶基”则描绘了松树浓密的树荫遮蔽了窗户,树根深深扎入地面,使台阶变得滑腻的场景,体现了松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美人游未还,素心适在兹”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的赞美之情,仿佛松树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之物,等待着他的归来。然而,“岂不念封植,无由敦佳期”,诗人又流露出对无法实现与松树长久相伴的遗憾。

接下来,“岱畎称夏书,徂徕咏周诗”引用古代文献,借以表达对松树历史地位的肯定,同时也暗示了松树与自然、文化的深厚联系。而“屈身古则然,违志今岂非”则是对松树坚韧不拔、顺应自然的品质的颂扬,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最后,“急雪交横至,严飙左右吹”描绘了恶劣天气中松树的坚韧,展现了其不畏艰难的品格。“所贵贞白质,不为寒岁欺”则总结了松树的高贵品质,即使在严冬中也保持其纯洁与坚韧,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高尚品质的追求。

收录诗词(310)

戴良(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 字:叔能
  • 号:九灵山人
  • 籍贯:元明间浦江
  • 生卒年:1317—1383

相关古诗词

往山洞

既停九龙策,沥醑礼前贤。

复寻三洞蹊,秉玉朝群仙。

群仙去绵邈,遗迹费采甄。

标峰绚霞外,裂窦綵云间。

旁听流活活,俯瞰深渊渊。

脊曲骇初入,膝阻艰屡迁。

躧迥方蠖伸,缘隅乃猴牵。冥行路易失,前?火频然。

倾壁见斜倚,危室睹孤圆。

穴杳石如透,潭空海疑连。

涉深怯龙跃,出险怵途悭。

纡徐度虚隙,恍惚脱重泉。

仆御矜乍往,朋徒庆生还。

夙志爱游役,芳时屡徂愆。

流光忽我迈,践胜及兹年。

栖息固有期,迟暮复何言。

二皇倘可值,颓龄庶能延。

形式: 古风

当窗织

当窗织,贫家女儿堪叹息。

隔墙惟听伊轧声,堕珥欲收应不得。

两日织成花锦段,尽输上官犹诫缓。

夫婿复来催上机,岂念身穿蓝缕衣。

君不见富家娘,不识蚕桑著绣裳。

形式: 古风

访止公于文溪

杖锡游兹地,过从动隔年。

已无离别想,那有去来缘。

心事青山外,禅机白石前。

偶来非道意,敢借慧灯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赵司令

自入骠姚幕,从军凡几年。

却缘盐筴利,去读海王篇。

蜃气侵官舍,鲛人迎渡船。

看君年未艾,暂出莫悽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