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麦青青四尺长。大水过头一尺强。
安得不托与餦餭。无餦餭,且自可。秧不成,苦杀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的《九悯九首(其二)》。诗中以大麦生长的场景为背景,描述了大麦生长的高度和环境——大麦已经长到四尺,而洪水几乎淹没了它一尺多。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农作物命运的忧虑,希望能将大麦寄托给安全的地方,如餦餭(可能是指食物或庇护所)。然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寄托,诗人只能接受现实,面对可能的损失,因为如果秧苗不能成活,将会给他带来极大的困扰和痛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直接,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和生活的艰辛,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间情感。
不详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四月洚水麦不秋。五月插秧水不收。
良田万顷尽洪流。尽洪流,大无禾。民皆死,如国何。
栋挠室摧墉善崩。沈灶产蛙不得烹。
康衢笫席通流平。通流平,慕鸱鸮。望伯禹,怀有巢。
饥亡溺亡十亡五。载降之疫亡亡数。
谁生厉阶令帝怒。令帝怒,半为鬼。厉阶人,安富贵。
有田莫买只卖屋。况有筐箱与巾服。
妻乎子乎牵出鬻。牵出鬻,汝不肯。推沟渎,竟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