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其一)

至矣吾三后,功高汉已还。

复推元祐冠,盖得永昭全。

有作犹非圣,无私乃是天。

侍臣谈道要,家法信家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此诗为北宋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名为《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其一》。诗中以深沉的笔触和崇敬的心情,表达了对已故去君主母亲——太皇太后的哀悼与尊崇。

"至矣吾三后,功高汉已还。复推元祐冠,盖得永昭全。"

此四句以历史的视角审视前朝,先是肯定了某位君主(指代宗李豫,即昭宪太皇太后高氏之子)的政绩,继而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伟大帝王来凸显其功业之高。"复推元祐冠"一句中,"元祐"可能是特定朝代或年号的指代,而"盖得永昭全"则表明这位君主不仅功绩卓著,而且享有长寿。

"有作犹非圣,无私乃是天。侍臣谈道要,家法信家传。"

后四句则转向哲学与伦理的思考,"有作犹非圣"可能在强调,即便是圣人也难以企及这位君主之所为;而"无私乃是天"则表达了对其公正无私品质的赞美。最后两句则是在探讨如何传承良好的家风与道德准则。

苏轼在此诗中融汇了对太皇太后的崇敬和对历史伟人的思考,将哀悼之情与哲理之思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大行太皇太后高氏挽词二首(其二)

却狄安诸夏,先王社稷臣。

固应祠百世,何止活千人。

定策天知我,忘家帝念亲。

万方何以报,得疾为勤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赠王觏

何人生得宁馨子,今夜初逢掣笔郎。

莫怪围棋忘瓜葛,已能作赋继《灵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东府雨中别子由

庭下梧桐树,三年三见汝。

前年适汝阴,见汝鸣秋雨。

去年秋雨时,我自广陵归。

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

客去莫叹息,主人亦是客。

对床定悠悠,夜雨空萧瑟。

起折梧桐枝,赠汝千里行。

归来知健否,莫忘此时情。

形式: 古风

谢运使仲适座上送王敏仲北使

冲风振河朔,飞雾失太行。

相逢不相识,下马须眉黄。

洗眼忽惊笑,见此玉节郎。

喜有贤主人,共惜残烛光。

聚散一梦中,人北雁南翔。

吾生如寄耳,送老天一方。

幸子遇明主,陈经入西厢。

归期不可缓,倚相宜在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