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蜀士文昌醮

葳蕤桑梓剪为荒,翰墨横流坠绪茫。

天北有星明武曲,江南无地托文昌。

几时兴雨苏民望,何日乘云返帝乡。

我少乞灵今不梦,倚观魁宿照词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茂盛的桑梓被砍伐成荒芜之地,笔墨流淌却留下茫然的思绪。
北方天空有一颗明亮的星叫武曲,江南却没有地方能承载文昌星的光芒。
何时才能下雨滋润民生,哪一天能乘云返回天上的故乡。
我年轻时曾求助于神灵,如今不再有那样的梦境,只倚靠魁星照亮我的诗文世界。

注释

葳蕤:形容植物茂盛繁密。
桑梓:古代常用来指代家乡。
翰墨:毛笔和墨水,泛指书法或文学。
武曲:古代星宿名,象征军事或武力。
文昌:古代星宿名,与文运、科举有关。
兴雨:降雨,比喻恩泽。
乘云:神话中的仙人乘坐云朵,这里指升天。
魁宿:二十八星宿之一,古人认为主文运。
词场:比喻诗词创作的领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桑梓荒芜、文化凋零的画面,诗人感叹昔日繁盛的文风如今已衰落,暗指时代变迁。"天北有星明武曲"象征着北方天空中明亮的武曲星,暗示着军事或权力的象征,而"江南无地托文昌"则表达了江南地区文运不振,没有适宜之地供文人施展才华。诗人期盼着能有甘霖降临,拯救民生,同时表达出对回归京城、重振文坛的渴望。最后,诗人自述年轻时曾向文运之星祈求,但如今不再有此梦想,只能倚窗凝视魁星(北斗第一星),默默关注词坛的沉浮。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对文运衰微的忧虑和对文化复兴的期待。

收录诗词(344)

陈杰(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东林寺

远公招隐处,宿我上方云。

夜永地祇出,谷虚天籁闻。

挑灯过雁尽,得句晓窗分。

不寐关何事,幽栖意自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寄黄思梅就别祖德

间阔长回首,伻来忽嗣音。

故人今有子,吾辈数论心。

岁晏怀甘旨,年衰毖枕衾。

殷勤各彊健,春在北枝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赠

客里萧萧两鬓秋,此身何止二宜休。

礼文疏似嵇中散,疾病多于沈隐侯。

愧我空餐有悬特,看君迎刃解全牛。

夜来一炬平安火,剩喜先宽玉食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探梅

要识梅孤绝,花于未叶时。

玲珑寒玉片,点缀古铜枝。

初雪落旄节,始删无传诗。

东风一吹绿,万卉更能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