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城仍似锦城无,半额轻黄笑越姝。
我亦少花如杜老,舍南为乞两三株。
这句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江边的景象,她的美丽如同江城中的锦城,半边额头轻抹着黄色装饰,笑容越发妩媚动人。诗中又自比为杜甫般爱花,但愿舍弃南方之地,只为求得两三株蜡梅。
诗人的用意在于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喜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情怀。通过对比和自况,诗人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专注内心所爱之物的态度。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是宋代文人风雅情调的一次体现。
不详
宋代江西派诗人。生卒年不详。早年字用道。晁氏是北宋名门、文学世家。的堂兄晁补之、晁说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早年师从陈师道。党争剧烈,兄弟辈多人遭谪贬放逐,他便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具茨山隐居,自号具茨。十多年后回到汴京,当权者欲加任用,拒不接受。终生不恋功名,授承务郎。他同吕本中为知交,来往密切。其子晁公武是《郡斋读书志》的作者
步屧穿花醉晓风,翻枝摘叶兴何穷。
他年上苑求佳种,越白江红扫地空。
桥阔狭如马,芦高低似人。
白蘋洲上客,枉恨洞庭春。
落日河梁上,迟留客去时。
近邻无远送,莫说最长枝。
酴醾架倒花仍发,薜荔墙摧石亦移。
此地与君凡几醉,年年同赋蜡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