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有得越中故人赠杨梅者,为赋赠

绿树越溪湾。过雨云殷。西陵人去暮潮还。

铅泪结成红粟颗,封寄长安。别味带生酸。

愁忆眉山。小楼灯外楝花寒。

衫袖醉痕花唾在,犹染微丹。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词作是北宋时期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浪淘沙令·有得越中故人赠杨梅者,为赋赠》。从词语内容来看,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友思念之情,以及感慨于物是人非的诗作。

开篇“绿树越溪湾,过雨云殷”描绘了一幅幽静的自然景象,溪水两岸绿树成荫,天空中阴霾的云层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这里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幽深的氛围,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接着,“西陵人去暮潮还”透露出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思念,西陵可能是指某个地方,而“暮潮还”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回旋。这里用“暮潮”来比喻朋友的归来,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蕴含了深深的相思之意。

“铅泪结成红粟颗,封寄长安”则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到了极点,以至于眼泪都凝结成了红色的珠粒。这里用“铅泪”形象地比喻哀伤之深,而“封寄长安”则是将这份情感通过书信的方式传达给远方的人。

“别味带生酸”中,“别味”指的是离别时的情感,而“带生酸”则表明了这种情感并非普通的苦涩,反而生动起来,与下文中的“愁忆眉山”相呼应,共同描绘了一种深切且复杂的情感状态。

“小楼灯外楝花寒,衫袖醉痕花唾在,犹染微丹”则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环境和物象都被赋予了情感色彩。小楼、灯光、楝花以及衣袖上的红痕,都成为触发诗人深沉记忆的元素。

总体来说,这首词作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生动的自然形象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所产生的无奈与感慨。吴文英在这首词中展现出女性词人的细腻情怀,同时也彰显了她深厚的情感基础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342)

吴文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又号觉翁。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 字:君特
  • 号:梦窗
  • 籍贯:四明(今浙江宁波)
  • 生卒年:约1200~1260

相关古诗词

浪淘沙慢.夷则商赋李尚书山园

梦仙到、吹笙路杳,度巘云滑。溪谷冰绡未裂。

金铺昼锁乍掣。见竹静、梅深春海阔。

有新燕、帘底低说。

念汉履无声跨鲸远,年年谢桥月。曲折。

画阑尽日凭热。半蜃起玲珑楼阁畔,缥缈鸿去绝。

飞絮扬东风,天外歌阕。睡红醉缬。

还是催、寒食看花时节。花下苍苔盛罗袜。

银烛短、漏壶易竭。料池柳、不攀春送别。

倩玉兔、别捣秋香,更醉蹋、千山冷翠飞晴雪。

形式: 词牌: 浪淘沙慢

烛影摇红(其五)寿嗣荣王

天桂飞香,御花簇座千秋宴。

笑从王母摘仙桃,琼醴双金盏。掌上龙珠照眼。

映萝图、星晖海润。浮槎远到,水浅蓬莱,秋明河汉。

宝月将弦,晚钩斜挂西帘卷。

未须十日便中秋,争看清光满。净洗红尘障面。

贺朝霖、催班正殿。喜回天上,紫府开筵,瑶池宣劝。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其三)饯冯深居,翼日,其初度

飞盖西园,晚秋却胜春天气。

霜花开尽锦屏空,红叶新装缀。时放清杯泛水。

暗凄凉、东风旧事。夜吟不绝,松影阑干,月笼寒翠。

莫唱阳关,但凭彩袖歌千岁。

秋星入梦隔明朝,十载吴宫会。一棹回潮度苇。

正西窗、灯花报喜。柳蛮樱素,试酒争怜,不教不醉。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其四)元夕雨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楚梦留情未散。素娥愁、天深信远。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