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一首(其五十六)

是句亦刬,非句亦刬。瞒瞒顸顸,生铁门限。

如斯出世为人,瞎却衲僧正眼。

子细捡点将来,也是徐六担板。

形式: 偈颂 押[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慧性所作的偈颂,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是句亦刬,非句亦刬",意指即使是肯定的语言,也可能包含否定的含义,反之亦然,强调语言的相对性和复杂性。"瞒瞒顸顸,生铁门限",形容事物看似坚固,实则难以逾越,暗示了世间界限的难以触及和理解。"如斯出世为人,瞎却衲僧正眼",表达了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指出过于执着于世俗或修行都可能使人偏离正道,失去洞察真相的能力。"子细捡点将来,也是徐六担板",以生活中的挑夫徐六担货为比喻,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仔细审视,但又不能过于计较,要有适当放下和随缘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揭示了禅宗关于言语、界限和人生智慧的深刻见解。

收录诗词(113)

释慧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五十三)

久雨不晴,才晴又雨。阴阳交泰,万物得所。

明明百草头,能为万象主。觌面相呈,切忌莽卤。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三十三)

摇唇鼓舌,展事投机。千佛出世,不通忏悔。

焦巴焦巴,有叶无丫。长天秋水,孤鹜落霞。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六十一)

雪埋松径,梅著寒梢。露裸裸,赤洒洒,独孤标。

寒山逢拾得,抚掌笑呵呵。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一首(其三十九)

无作无为,无说无示。可以济群,类统万邦。

同六虚,融三际,此是吾家第一义。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