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初

昔年淮海未,邂逅安期生。

记我有灵骨,法当游太清。

区中缘未断,方外道难成。

一落世间网,五十换嘉平。

夜参半不寝,披衣涕纵横。

誓当反初服,仍先谢诸彭。

晞发阳之阿,餔啜太和精。

心将虚无合,身与元气并。

陟降三境中,高真相送迎。

琅函纪前绩,金蒲锡嘉名。

耿光洞寥廓,不借日月明。

故栖黄埃裹,绝想空复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当年在淮海之地,我偶遇仙人安期生。
记得我有灵异之骨,按理应遨游于太清仙境。
尘世中的缘分未尽,但修行之路在俗世难以完成。
一旦陷入红尘网,五十年后才换来一个太平年景。
夜晚时分,我彻夜难眠,披衣涕泪横流。
我发誓要回归初心,首先向众仙告别。
我要沐浴阳光,吸取天地精华。
心志与虚空合一,身体融入元气之中。
在三界之间上下往来,迎接高真们的指引。
记录我的过往功绩,用金蒲赐予我美好的名声。
我的光明洞照天地,无需借助日月也能明亮。
所以我隐居黄尘,断绝凡念,只留真情在心间。

注释

邂逅:偶然相遇。
太清:道教指神仙居住的清幽之地。
区中:世俗人间。
方外:指超脱尘世的修行者。
世间网:比喻尘世的纷扰纠葛。
涕纵横: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流泪。
反初服:回归最初的本心。
阳之阿:指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光明。
太和精:指自然界的精华,如天地灵气。
元气: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根本力量。
琅函:古代文书的容器,这里指记录册。
耿光:光明正大,清澈的光辉。
黄埃:黄色的尘土,象征世俗尘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反初》,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仙道的向往与决心。首句“昔年淮海未”,回忆起往昔在淮海之地的经历,那时还未遇到仙人安期生。接下来,诗人自述有修炼仙道的资质,期望能游历太清仙境。然而,尘世的缘分尚未了结,修行的道路充满困难。

诗人感叹自己陷入红尘,岁月流逝,已经五十岁了,却仍未实现理想,只能在现实的束缚下度过。“夜参半不寝,披衣涕纵横”描绘出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仙道的执着。他誓言要回归初心,告别尘世纷扰,汲取天地精华,与自然合一。

“晞发阳之阿,餔啜太和精”表达出沐浴阳光、吸取自然力量的修行生活,身心与宇宙元气相融。诗人想象在三界之间自由往来,受到仙真们的迎接和记录。他的功绩被载入琅函,得到了金蒲赐予的美名。

最后,诗人强调自己的光明不依赖于世俗的荣华,即使身处尘埃,内心依然保持纯净无暇,超脱于世俗情感之外。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仙道追求的坚定与执着。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开府李公挽章(其一)

报国封章数,论交意气真。

先朝贵公子,当代老成人。

月动融尊酒,花催郑驿宾。

谁知古原上,马鬣一朝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调笑令(其四)无双

相慕。无双女。当日尚书先曾许。王郎明俊神仙侣。

肠断别离情苦。数年睽恨今复遇。笑指襄江归去。

形式: 词牌: 调笑令

无题二首(其二)

世事如浮云,飘忽不相待。

欻然化苍狗,俄顷成章盖。

达观听两行,昧者乃多态。

舍旃勿重陈,百年等销坏。

形式: 古风

无题二首(其一)

君子有常度,所遭能自如。

不与死生变,岂为忧患渝。

西伯囚演易,马迁罪成书。

性刚趣和乐,浅浅非丈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