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二泉先生游麻姑诗三首(其二)

平田处处是桑麻,燥土曾经炼彩霞。

白石煮来应有术,碧莲开遍未多誇。

清饶掬雪三生梦,閒倚撩云半日涯。

前路险夷浑不碍,秪须驰使访灵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卷,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首句“平田处处是桑麻”,以“处处”二字强调了桑麻遍布田野的景象,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农耕景象。接着,“燥土曾经炼彩霞”一句,将土地的干燥与过去丰收时的辉煌联系起来,暗含着对过往丰年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希望。

“白石煮来应有术,碧莲开遍未多夸”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白石与碧莲赋予了智慧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物独特魅力的欣赏。同时,“煮”字与“开遍”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清饶掬雪三生梦,閒倚撩云半日涯”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超脱的情感。诗人似乎在想象中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掬雪”与“撩云”的动作,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与心灵的自由飞翔。“三生梦”一词,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更深层次的哲思,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深刻思考。

最后,“前路险夷浑不碍,秪须驰使访灵槎”两句,以一种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的起伏与挑战,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困难也能保持乐观与坚韧的精神。这里的“灵槎”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神舟,象征着追求理想与探索未知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92)

夏良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二泉先生游麻姑诗三首(其三)

马足轻轻绊暮烟,山隈便坐自怡然。

忘归借使解回日,见道何妨不在川。

入画王维真有数,留诗玉井更无前。

荒坛古木如知觉,肯向麻姑学永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与凌伯远联句(其一)

君为山灵壮几分,倒囊携酒共穿云。

松头露滴罗衣润,墙角风醒落帽醺。

寒涧取青千尺雪,长杠扫尽八千军。

西风回首东南路,观瀑亭前日已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与凌伯远联句(其二)

万山深处两吟身,鄙吝都消幸有邻。

风景因人添却胜,物华随意看来真。

壁立词锋山鬼泣,源穷经案野猿呻。

扬尘几度俱浮梦,谁见桃花洞里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为彭人杰写扇面小景

好景谁将此画移,百年老子一裘披。

素琴不许閒人听,只有高山流水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