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夜卧纳凉

暮烟和角带疏钟,修竹轩窗一枕风。

月淡天高云弄影,纱幮如水半曛中。

夜深便觉凉无暑,庭户惟闻草虫语。

参横斗转已三更,露气袭人欲轻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宋朝韩淲所作的《北窗夜卧纳凉》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凉的夏夜图景。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夜晚的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心境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暮烟和角带疏钟”,以“暮烟”与“疏钟”相映成趣,既渲染了傍晚时分的宁静氛围,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接着,“修竹轩窗一枕风”一句,通过“修竹”与“轩窗”的结合,以及“一枕风”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月淡天高云弄影,纱幮如水半曛中”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静谧与美丽。月光微弱,天高云淡,云朵在月光下轻轻舞动,如同在水面投下的倒影。纱幮(轻薄的帐子)在半曛(黄昏时分的光线)中仿佛融入了周围的水汽,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夜深便觉凉无暑,庭户惟闻草虫语”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夏夜清凉的感受。夜深之时,暑气消散,四周只有草虫的低语,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平静的体现。

最后,“参横斗转已三更,露气袭人欲轻举”两句,以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强化了夜的深沉与凉意。参星(北斗七星之一)已经横挂天空,斗转星移,时间悄然流逝。露气弥漫,似乎要将人轻轻托起,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夏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求心灵宁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同周兄南仲游沧浪

沧浪之居苏子美,沧浪之水仅清泚。

阖庐城中今何年,宛转依稀无乃是。

石凿凿兮岸靡靡,紫荇浮烟复云委。

林空鸣禽时感耳,我亦为渠聊步屣。

千古万古一长史,非网打尽那得尔。

清风明月谁匪闲,同游之者子周子。

青春已深炫桃李,寒食清明数日里。

沧浪之水不可比,沧浪之歌不可拟。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文叔折柬誇其夜宿湖心午登南屏石洞纳凉

落残明月照湖心,小艇扬波荷气深。

谁能一枕华胥梦,占得其清无暑侵。

长飙撼石应真洞,净慈高绝南山阴。

斋盂茗碗复宴坐,了义不必开禅林。

老身执热困尘屋,偪塞嘈杂蹄足音。

栎庵受用乃如此,斫额望之聊自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赵十同饮

君家兄弟非他人,与尔同寓冰溪滨。

醉吟浪宕只这是,天地混沌疑非真。

琢得一句两句出,未必魂魄无精神。

知我罪我春秋经,王霸隆替俱埃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昨日过沈兄无隐邂逅杨溥子亦来溥子携酒就无隐饮余酒行颇虐病不胜焉席间先逸作诗道谢意

落叶纷委山路榛,饭馀试作扪腹行。

人家有竹不可款,负郭乃得席作门。

座中邂逅执戟孙,携尊更约重论文。

青橙紫蟹亦俱设,愧谢子意因余勤。

诸公饮量江海吞,我病忽苦头岑岑。

不如渊明醉遣客,乃效灌夫觞贵人。

悬知事急起排闼,君更追路仍挽襟。

吾曹相从贵真率,如此可畏还可钦。

扶床走笔道不敏,祗恐匹马来三军。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