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灯夕书感

人日过,春在绣帷中。银烛影,落梅风。

灯屏尽画桃花马,帘旌双绣柳条龙。

可怜宵,切莫放,玉尊空。消尽也、红檐霜与雪。

且料理、铜街花与月。休更忆,凤城东。

金莲宣赐知何日,金鳌缥缈是何峰。

又三年,浑不见,软尘红。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夜晚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春意和宫廷的气息。"春在绣帷中"暗示了室内温暖如春,精致的绣帷映衬着春天的到来。"银烛影,落梅风"通过银色烛光和似落梅般的微风,营造出静谧而略带凄美的氛围。

"灯屏尽画桃花马,帘旌双绣柳条龙"细致描绘了华丽的装饰,桃花马和柳条龙图案的灯屏与双绣帘旌,展现出节日的热闹和富丽堂皇。然而,词人却在"可怜宵,切莫放,玉尊空"中流露出对时光易逝、酒杯空置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无奈。

"消尽也、红檐霜与雪"进一步渲染了冬去春来的季节转换,暗示岁月如霜雪消融,而"铜街花与月"则寄托了词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留住美好的景色。"休更忆,凤城东"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长安(今西安)的怀念,但已不再能轻易回去。

最后三句"金莲宣赐知何日,金鳌缥缈是何峰。又三年,浑不见,软尘红"以皇帝的恩赐、仙山的虚无和时光的流逝,寓言式地表达了词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以及对朝廷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怀,寓言深远的词作,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

燕试风襟,蜗留雨篆,深春闲过书帷。

唱名才了,小吏问诗题。

门外春蚕食叶,重檐下、碧树刚齐。

幽深地、花如处女,寂寞少人知。

冬烘,犹故态,三间破屋,来试茶旗。

问隐囊纱帽,何事归迟。

多少凝香昼寝,谁似我、闲看酴醾。

春阴重,才晴又雨,归骑溅香泥。

形式:

浪淘沙

新水养蒲茸。棐几玲珑。晚榴才试一花秾。

待得瑶房红子熟,应是秋中。轻燕拂帘栊。

午梦惺忪。不知昨酒为谁浓。

自取西窗茶碾子,捣尽松风。

形式:

苏幕遮.堆絮体

雨初晴,莺始哢。唤起棠妃,唤起棠妃梦。

绡扇白团纤手弄。半画桐花,半画桐花凤。

佩声迟,帘影动。临去秋波,临去秋波送。

珠押领头金压缝。云比罗衫,云比罗衫重。

形式:

昼锦堂.寄桑园

挂屩枫天,吹箫月夜,几年轻负鸥盟。

一水萝溪自绿,板阁深清。

淡黄绫锦墩边柳,小红纱縠巷中灯。

难忘是,春雨小楼,雕栏六曲深凭。而今。

吟渭树,浑不见,河桥酒幔摇青。

陇雁西来空寄,醉墨零星。

草堂双入王家燕,玉鞭三听霸桥莺。

相思意,惟是峡云关柳,两处愁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