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归僧寺和潘九仪韵

暝色城先到,人声野更稀。

山深难得月,水暗欲溅衣。

魑魅憎人过,虫沙得地飞。

迷途知未远,钟起唤君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归途中的僧人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暝色城先到”,以“暝色”点明时间已至傍晚,而“城先到”则暗示了诗人正从城市向乡村行进,营造出一种由喧嚣转向宁静的氛围。接着,“人声野更稀”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山深难得月,水暗欲溅衣”两句,通过“难得月”和“欲溅衣”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夜晚的深沉与湿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与欣赏。山中难得一见的月光,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而水面的雾气似乎要浸湿诗人的衣裳,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魑魅憎人过,虫沙得地飞”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山林中的生物以情感,表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魑魅在夜色中避人,而虫沙(可能指昆虫或小动物)则在夜间自由飞翔,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最后,“迷途知未远,钟起唤君归”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未知的环境中,但心中仍有一份对归途的期待和明确的方向感。钟声的响起,既是时间的提示,也是诗人内心呼唤归家的信号,体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归宿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感知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

陶元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由富阳至龙游

沙禽亦无数,格格野塘秋。

孤棹有时泊,远山相向愁。

月明乌桕树,人散白蘋洲。

何处津楼上,无眠听棹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南海杂诗三首(其一)

石壁猩猩语,惊心百粤东。

四时山叶绿,五夜海霞红。

日月摇溟渤,星河浸祝融。

鹧鸪飞不断,只在荔支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南海杂诗三首(其二)

晓上越王台,扶胥海色开。

山连鳌阙近,潮射虎门回。

洒座荔奴雨,吹香椰子杯。

崎岖未朝汉,割据亦雄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南海杂诗三首(其三)

海雨花阴候,春泥屐响声。

鸦鬟簪抹丽,纨扇过清明。

玳瑁潮通市,芭蕉绿上城。

昌华鼓舞院,销尽美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