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吕秉建弹三弦

三弦本是边城乐,谁与流传到南越。

清歌妙手坐绳床,午夜高楼对明月。

初闻环佩鸣,仙子空中行。

綵云吹未散,罗袜香尘生。

忽如猛将驰甲兵,万骑铁马相纵横。

搴旗直出玉关道,瞋目咤叱龙沙亭。

悲来转作戍妇愁,关山月照塞草秋。

雁度潇湘惜孤影,猿啼三峡澄江流。

划然一声震高木,子规啼裂山头竹。

银河倒翻柝木津,天孙似向楼边哭。

山中秋气如水凉,非此何由慰幽独。

君能洗我冰炭肠,邀君且就楼中宿。

弦停月落帘半垂,童子烧茶茶正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听吕秉建弹三弦》由明代诗人朱谏所作,描绘了聆听琴师吕秉建弹奏三弦琴时的场景与感受。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音乐之美以及它引发的情感波动。

首句“三弦本是边城乐,谁与流传到南越”以“三弦”这一乐器为引子,暗示其源自边远之地,后传至南方,蕴含着历史的流转与文化的交流。接着,“清歌妙手坐绳床,午夜高楼对明月”描绘了演奏者在月光下的夜晚,以清雅的歌声与精湛的技艺弹奏三弦的情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高雅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初闻环佩鸣,仙子空中行。彩云吹未散,罗袜香尘生”通过比喻,将音乐比作仙子的行走,彩云的飘动,以及罗袜留下的香气,形象地表现了音乐的美妙与感染力。随后,“忽如猛将驰甲兵,万骑铁马相纵横”则以战争的激烈场面比喻音乐的激昂,展示了音乐能够激发强烈情感的力量。

“搴旗直出玉关道,瞋目咤叱龙沙亭”进一步描绘了音乐带来的视觉与情感上的冲击,仿佛勇士在战场上英勇作战。紧接着,“悲来转作戍妇愁,关山月照塞草秋”则转向对战争中离别与思念的描绘,音乐引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雁度潇湘惜孤影,猿啼三峡澄江流”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音乐所引发的情感共鸣,仿佛雁与猿也在为远方的亲人哀叹。最后,“划然一声震高木,子规啼裂山头竹。银河倒翻柝木津,天孙似向楼边哭”以自然界的震撼反应,再次强调了音乐的影响力,仿佛连宇宙也为之动容。

“山中秋气如水凉,非此何由慰幽独”表达了音乐对于孤独心灵的抚慰作用,让人在秋日的凉意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最后,“君能洗我冰炭肠,邀君且就楼中宿。弦停月落帘半垂,童子烧茶茶正熟”则是邀请友人一同享受这美好的夜晚,共享音乐带来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音乐的魅力,也深刻反映了音乐对人心灵的触动与慰藉,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54)

朱谏(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章千峰画竹

千峰道人画墨竹,潇湘虚映君山绿。

孤舟半夜锦瑟鸣,綵云欲断湘妃哭。

竹枝袅袅青接天,湘南湘北皆春烟。

昔年我作上游客,吹箫月下开楼船。

归来不觉成白首,旧日竹枝还在否。

兰香两岸鹧鸪啼,亦有游人来载酒。

千峰叟,不独会,题诗亦擅丹青手。

雁宕山头千万竿,请君写意凭高阜,貌我同为岁寒友。

形式: 古风

芭蕉美人图

何处飞来减春色,一叶芭蕉转深碧。

薰风窗下似酒浓,玉颜一醉娇无力。

芭蕉正好窗下看,翠眉掩映凭栏干。

莫遣西风剪梧叶,满庭白露生清寒。

君不见玉环旧日看牡丹,玻瓈进酒君王欢。

马嵬山前堕青草,香囊不返蓬莱魂。

至今野烧连高原,图画芭蕉何足言。

形式: 古风

村居

万山不断云气横,芳洲若浮江水清。

昨夜凉风起天末,一方落叶皆秋声。

落叶飘飘风不定,岩下名花开巳净。

高亭美酒须少年,白发朝来满明镜。

千金不惜买歌舞,贵贱同归一抔土。

江南风月閒处多,结伴遨游莫相负。

形式: 古风

寄京口丁点白宪副旧守温州

点白先生归去来,海邦山色空崔嵬。

旧时桃李满城郭,纷纷还向春风开。

先生门栽五株柳,头戴葛巾手持酒。

仰观宇宙薄浮云,富贵于吾复何有。

杨子长江绕书屋,一点金山隔脩竹。

鲈鱼作脍白似银,莴笋堆盘烂于玉。

先生此乐当何如,屈指万古惟陶朱。

我有扁舟欲相访,白蘋秋水连三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