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六)

把手西园,有山色、波光相对。

金马客,明朝飞棹,水肥帆驶。

问我年华旬并七,异乡时景春巴二。

最堪怜、游子送行人,垂杨外。聊小小,旌旗队。

聊且且,笙歌载。正冥濛烟雨,许多情态。

南北枝头犹点缀,东西玉畔休辞避。

待莼鲈、归思动西风,相携未。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西园中,山色与波光相映成趣,金马客人早晨乘船飞速而过,水势丰沛,帆船快速。诗人提到自己年届七旬,在异乡经历了多个春天。最让人怜悯的是送别的游子和垂柳依依不舍。小小的人群中旌旗飘扬,笙歌悠扬。在这迷离的烟雨之中,蕴含着许多情感。南北之间枝头上的花仍然点缀其间,而东西两岸则是玉石所成,无需辞让。此时,内心的归思被西风唤醒,却又与人相携未别。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岁月和友情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九)戊午八月二十七日进思堂赏第二木稚

丹桂重开,向此际、十分香足。

最好处,云为幕护,雨为膏沐。

树杪层层如宝盖,枝头点点犹金粟。

算人间、天上更无花,风流独。玉坛畔,仙娥簇。

玉梁上,仙翁掬。叹吾今老矣,两难追逐。

休把淹留成感慨,时闲赏玩时闲福。

怕今宵、芳景便凋零,高烧烛。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十一)郑园看梅

安晚堂前,梅开尽、都无留萼。

依旧是、铁心老子,故情堪托。

长恐寿阳脂粉污,肯教摩诘丹青摸。

纵沈香、为榭彩为园,难安著。高节耸,清名邈。

繁李俗,粗桃恶。但山矾行辈,可来参错。

六出不妨添羽翼,百花岂愿当头角。

尽暗香、疏影了平生,何其乐。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九)送吴叔永尚书

举世悠悠,何妨任、流行坎止。

算是处、鲜鱼羹饭,吃来都美。

暇日扁舟清霅上,倦时一枕薰风里。

试回头、堆案省文书,徒劳尔。南浦路,东溪水。

离索恨,飘零意。况星星鬓影,近来如此。

万事尽由天倒断,三才自有人撑抵。

但多吟、康节醉中诗,频相寄。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十六)

借问如何,春能好、客怀偏恶。

消遣底、闲言闲语,近都慵作。

岁月从今休点检,江湖自古多流落。

倚危亭、目断野云边,孤舟泊。人事改,人情薄。

退后步,争先著。且开尊洗盏,为君斟酌。

拂拭凤凰池上景,凄凉猿鹤山中约。

更东阳、憔悴到腰围,浑如削。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