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其四)次韵施德初席上

丽谯春晚,望东南千里,湖山佳色。

画戟门前清似水,时节初过灯夕。

封井年登,京华日近,每报平安驿。

满城花柳,正须千骑寻觅。

忆我年少追游,叨兔园客右,多惭英识。

今日怀人无限意,老泪尊前重滴。

赋咏空传,雄豪谁在,鬓点吴霜白。

招呼一醉,幸公时慰愁寂。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夜晚的城市楼阁,向东南望去千里,湖光山色如画。
门前的画戟清冷如水,刚刚度过元宵节后的夜晚。
丰收之年,京城越来越近,每次报平安的信使到来。
全城的花红柳绿,正适合千骑一同寻找。
回忆我年轻时的游历,曾是兔园宾客,常感才识不足。
今日满怀对故人的思念,老泪在酒杯前再次滑落。
曾经的诗词歌赋,如今空留传扬,豪情壮志已逝,两鬓斑白如霜。
希望能与您共饮一醉,以慰藉这孤寂的愁怀。

注释

丽谯:华丽的城楼。
春晚:夜晚。
东南:方向。
湖山佳色:美丽的湖光山色。
画戟:装饰有图案的戟。
时节:季节。
灯夕:元宵节。
封井:丰收的年景。
京华:京都繁华。
平安驿:传递平安消息的驿站。
花柳:形容春色或美女。
追游:游历。
叨:谦辞,承蒙。
兔园客:兔园的宾客,指有才华的人。
英识:杰出的才智。
怀人:怀念远方的人。
老泪:老年的眼泪。
赋咏:诗词创作。
雄豪:豪迈的气概。
吴霜:比喻白发。
招呼:邀请。
幸:希望。
慰愁寂:安慰孤独寂寞的心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滂的作品,名为《念奴娇(其四)次韵施德初席上》。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远方亲友的深情思念。

"丽谯春晚,望东南千里,湖山佳色。"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春夜景象,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夜晚,遥望着千里之外的东南方向,那里的湖光山色尤为迷人。

接下来,"画戟门前清似水,时节初过灯夕。" 这两句则是对家园景象的描写,门前的画戟(即门前的装饰物)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澈,如同流水一般。诗人提到“时节初过”,表明时间已是春末或夏初,而“灯夕”则暗示了夜深人静的氛围。

"封井年登,京华日近,每报平安驿。" 这几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关切。诗人提到“封井”,可能是指春季农事开始,或者是某种生活常态的恢复;而“年登”则意味着时间流逝,岁月匆匆。接着,“京华日近”表达了对京城(都城)的向往,而“每报平安驿”则是说诗人渴望得到亲友平安的消息。

"满城花柳,正须千骑寻觅。忆我年少追游,叨兔园客右,多惭英识。" 这几句中,“满城花柳”描绘了城市中的繁华景象,而“正须千骑寻觅”则可能是对往昔豪迈生活的一种怀念。在这之后,诗人回忆起年少时的欢乐游历和轻狂举止,以及在叨兔园(一处宴会场所)与朋友畅饮的情景。诗人的自谦之词“多惭英识”表达了对自己过去行为的一种反思。

"今日怀人无限意,老泪尊前重滴。赋咏空传,雄豪谁在,鬓点吴霜白。招呼一醉,幸公时慰愁寂。" 最后几句则充满了深沉的哀愁和无限的情感。诗人表达了对亲友的无尽思念,以及眼泪在尊前(可能是指酒宴中)不禁涌出。接着,“赋咏空传”可能是在叙述某种美好事物或情感的传承,而“雄豪谁在”则表达了对往昔英雄豪杰的怀念。“鬓点吴霜白”则是诗人自嘲自己如今已经年老,头发斑斑。最后,“招呼一醉,幸公时慰愁寂”表达了诗人在酒宴中寻求片刻的安慰,以减轻内心的忧伤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春夜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亲友的深情思念,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限的情感。

收录诗词(49)

毛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画堂春

华灯收尽雪初残。踏青还尔游盘。

落梅强半已飞翻。刬地春寒。

多病故人日远,几时双燕来还。可怜楼上一凭栏。

不见长安。

形式: 词牌: 画堂春

点绛唇

夜色侵霜,萧萧络纬啼金井。梦寒初警。

一倍铜壶永。无限思量,展转愁重省。熏炉冷。

起来人静。窗外梧桐影。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秋蕊香

荡暖花风满路。织翠柳阴和雾。曲池斗草旧游处。

忆试春衫白苎。暗惊节意朱弦柱。送春去。

晓来一阵扫花雨。惆怅蔷薇在否。

形式: 词牌: 秋蕊香

贺新郎

风雨连朝夕。最惊心、春光晼晚,又过寒食。

落尽一番新桃李,芳草南园似积。

但燕子、归来幽寂。

况是单栖饶惆怅,尽无聊、有梦寒犹力。

春意远,恨虚掷。东君自是人间客。

暂时来、匆匆却去,为谁留得。

走马插花当年事,池畹空馀旧迹。

奈老去、流光堪惜。

杳隔天涯人千里,念无凭、寄此长相忆。

回首处,暮云碧。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