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山寺宋永初中有僧西颙诵法华经于此白雉听之而化至唐黄梅五祖弟子喜登告祖乞巡礼五祖应以遇雉即止后至此开山本朝王初寮有留题

藓碑萝石拥岩扃,独倚筇枝问大乘。

白雉苦无千岁种,青山空识六朝僧。

诗传北岳刊新帖,禅接西淮冷旧灯。

拟凿冰泓浇冻砚,禊亭閒借法华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青苔覆盖的石碑和藤萝环绕着山洞门,独自倚杖询问大乘佛法。
白色的野鸡遗憾地没有千年长久的品种,青山只记得六朝时的僧侣们。
诗篇在北岳流传着新的刻本,禅宗传承沿袭着西淮冰冷的古灯。
打算凿开冰冻的池塘来洗涤冻砚,闲暇时在禊亭借法华经抄写。

注释

藓碑:长满青苔的石碑。
萝石:缠绕在岩石上的藤蔓。
岩扃:山洞的入口。
筇枝:竹杖。
大乘:佛教的一个流派。
白雉:白色的野鸡。
千岁种:长久存在的品种。
六朝僧:六朝时期的僧侣。
诗传:诗作流传。
北岳:中国五岳之一,指恒山。
刊新帖:刻印新的诗集。
禅接:禅宗的延续。
西淮:古代地名,今江苏扬州一带。
冷旧灯:古老的冷光灯,象征古老的传统。
冰泓:冰冻的池塘。
冻砚:被冻住的砚台。
禊亭:古人举行春禊活动的亭子。
法华:佛教经典《法华经》。
誊:抄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藓碑萝石间的岩扃,独自倚靠在筇枝旁边询问佛法的大乘之道。白雉因无千岁种而感苦,与六朝时期僧人的青山空识相呼应。诗中还提到北岳的新帖和西淮冷旧的灯光,禅师们在这里接续着古老的智慧。拟凿冰泓以浇冻砚,借用禊亭閒的法华经誊。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佛法深邃哲理的探求,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和怀念。藓碑萝石等意象构成了一个与世隔绝、静谧古雅的空间,而白雉的化身则象征着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转变。在诗中,时间跨越了六朝至唐代,展现了历史的悠长和文化的传承。同时,诗人通过对宋永初中僧人的提及,以及本朝王初寮留题的事迹,强调了禅宗开山祖师与佛法传承之间的联系。

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佛理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155)

乐雷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毕生最大的建树在于诗歌创作,入选《宋百家诗存》、《南宋群贤小集》。留存于世的诗有140余首,其体裁包括七古、五古、七律、五律、七绝、五绝。很多诗,都显出了强烈的民本意识,都洋溢着很深的家国情怀、浓厚的屈原《离骚》遗风,与周敦颐首创的理学渊源,他的民本思想,是舜帝精神的延续与传承。代表作有《雪矶丛稿》、《状元策》、《乌乌歌》、《舂陵道中望九疑》、《九疑紫霞洞歌》、《象岩铭》

  • 字:声远
  • 号:雪矶
  • 籍贯:湖南宁远
  • 生卒年:1210年2月11日-1271年11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滕王阁下赋

越?蜀艇乱相偎,风饱千帆带雨开。

阁上鸣銮今已往,江头飞鹜只堪哀。

柳汀絮满河豚贱,桃坞花残石首来。

应接溪山吾不暇,自怜白发欠诗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李湛溪诗集后

楚砧岷葛饱清游,金节银菟照几州。

诗句多如姚少监,行程还似杜参谋。

黄陵夜诵虞妃泣,白帝春吟杜宇愁。

拟问湛溪何处是,梦随闽国弄渔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钟尚书北征诗稿

野雉江鸥满故都,秋风禾黍撚吟须。

六千里外驱旃旆,五十篇中见版图。

金铉尚期扶日御,玉衡终令正天衢。

书生亦有中原志,那得君王丈二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濂溪书院吊曾景建

太极楼头霁月寒,断弦绿绮不堪弹。

窗前自长濂溪草,泽畔还枯正则兰。

苍野骚魂惟我吊,乌台诗案倩谁刊。

伤心空有金陵集,留与江湖洒泪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