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台

荒台枕古邱,伊昔越王游。

辇路今何在,凄凉草树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越王台的荒凉景象,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衰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首句“荒台枕古邱”,以“荒台”点明地点,暗示其荒废之状;“枕古邱”则形象地描绘出台基依附于古老土丘之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次句“伊昔越王游”,转而回忆往昔,越王曾在此游憩,赋予了这片荒废之地一段辉煌的历史记忆。接着,“辇路今何在”,一句转折,将读者的目光从历史拉回到现实,询问那曾经承载着帝王出行的辇路如今又在何处?最后一句“凄凉草树秋”,以“凄凉”二字直接点明情感基调,通过描写秋日里草木凋零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遗址的荒凉与寂寥,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越王台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历史与自然的元素,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引发人们对过往辉煌与当前落寞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8)

黄希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官谷十咏(其一)竹径

入谷修竹密,苍翠连前山。

车马迹不到,鸡犬音亦闲。

蔽日清影合,迎风碎声寒。

渐近居士庐,溪水流潺潺。

形式: 古风

王官谷十咏(其二)贻溪

濯缨溪流上,清心共澄澈。

人存鱼自跃,人亡鱼亦竭。

此意虽冥冥,可与仁者说。

遣音竞谁继,十里闲风月。

形式: 古风

王官谷十咏(其三)休休亭

洗耳谢市朝,构亭得馀址。

三径草长深,一毫尘不起。

支肘看青山,引鹤听流水。

独有爱君心,时时拟纶旨。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王官谷十咏(其四)表圣影堂

事去惟山存,遣祠临水曲。

峻节凌雪霜,英颜莹冰玉。

至今崖壁间,尚耐尘埃辱。

清风满林泉,千戴仰高躅。

形式: 古风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