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庵自规

尧德被四表,其本在身修。

江河水稽天,发源乃涓流。

人忍于搏虱,习熟且解牛。

象箸与玉杯,漆器实其由。

斯须失兢畏,恶名溢九州。

始乎为善士,终可蹈轲丘。

孰置汝太山,孰挤汝污沟。

降福孰汝私,得祸孰汝雠。

圣狂在一念,祸福皆自求。

易箦汝所知,垂死勿惰偷。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尧帝的美德影响广泛,根源在于自身的修养。
江河的水位反映天空,最初只是细小的涓涓流水。
人能忍受捉虱子的琐事,熟练到像解剖牛一样。
即使是象牙筷子和玉杯,其实质都是由漆器制成。
一旦失去谨慎畏惧,恶名会迅速传遍天下。
起初是个善良的人,最终能如孔丘般高尚。
是谁让你登上泰山之巅,又是谁把你推入污秽的沟壑。
赐福的是谁,给你带来灾祸的又是谁?
圣人与狂人的界限只在一念之间,祸福都源于自己的选择。
你熟知更换病榻之事,在垂死之际切勿懒散偷生。

注释

尧德:尧帝的美德。
被:影响。
四表:广泛。
本:根源。
江河:江河。
水稽:反映。
天:天空。
涓流:细流。
人:人。
搏虱:捉虱子。
习熟:熟练。
解牛:解剖牛。
象箸:象牙筷子。
玉杯:玉杯。
漆器:漆制。
斯须:一旦。
兢畏:谨慎畏惧。
溢:迅速传播。
善士:善良的人。
轲丘:孔丘。
太山:泰山。
污沟:污秽的沟壑。
降福:赐福。
私:个人。
雠:仇敌。
圣狂:圣人与狂人。
一念:一线之隔。
祸福:祸福。
易箦:更换病榻。
垂死:垂死之际。
惰偷:懒散偷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老学庵自规》,通过对尧帝德行的赞美,引申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诗中以尧帝的高尚品德为例,强调修身齐家治国的根本,指出即使是微小的行为,如搏虱和解牛,若失去敬畏之心,也可能导致恶名远扬。诗人进一步警示人们,善恶之分、福祸之转,全在于一念之间,无论是身处高位还是低谷,都应保持清醒,不怠惰偷安。最后以“易箦”典故,提醒人在临终之际也要保持警醒,寓意人生始终要自我反省,追求道德完善。整首诗寓教于言,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老态

齿如强留客,虽住无久理。

目如新募兵,临敌乌可使。

齿废疏粱肉,目涩屏书史。

浮世真几何,老态遽如此。

啜粥习安坐,用短亦自喜。

作诗记吾衰,聊用调稚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老态自遣

似见不见目愈衰,欲堕不堕齿更危。

谁令汝年八九十,常欲强健宁非痴。

目昏大字亦可读,齿摇犹能决濡肉。

若知用短百无忧,此理正如夔一足。

矇眬臲卼俱有味,笑侮莫听傍人喙。

但令孙曾能力耕,一饱不妨还美睡。

形式: 古风

老疾戏自赠

年过七十日夜衰,羸然骨立不支持。

一身百病作无时,饭且不足那论医。

镜中之人定是谁,面骨突兀鬓成丝。

买棺作冢计已迟,一旦宁免累诸儿。

门前湖山可遨嬉,心虽欲往力不随。

左车牙脱吁可悲,问汝何不食肉糜。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老病追感壮岁读书之乐作短歌

少年志力强,文史富三冬。

但喜寒夜永,那知睡味浓。

庭树风淅淅,城楼鼓鼕鼕。

自鞭不少贷,冻坐闻晨钟。

探义剧攻玉,摛文笑雕龙。

落纸笔纵横,围坐书叠重。

得意自吟讽,清悲答莎蛩。

饥肠得一饼,美如紫驼峰。

俯仰五十年,于世终不逢。

夜半起饭牛,颓然成老农。

束书不更读,蠹简流尘封。

世无袁伯业,太息吾何从。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