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图为胡监丞题

我曾读易披韦编,乾龙飞跃当天渊。

神物变化不可测,千古惟闻爻象传。

忽惊波涛捲虚壁,真见群龙纷纠缠。

分明五色照双眼,峥嵘头角争蜿蜒。

须鬣狞张紫戟竖,睛瞳闪烁金钲悬。

前拿后攫爪牙露,左卷右舒鳞甲坚。

居中夭矫更雄健,簸弄明月骊珠员。

翻身怒击海水黑,嘘气暝结阴云玄。

挥霍疑驱鬼神会,淋漓讶与河潢连。

乘潮欲掣钜鳌足,鼓浪正涌饥蛟涎。

鲸鲵丧胆深窜伏,鲲鹏矫翼遥腾骞。

阳侯冯夷骇且怖,一吸愁将空百川。

望中惨淡白日晦,凄风飒飒来狂颠。

恍惚长空洒飞雨,霹雳破山挥电鞭。

噫嘻好手岂易得,经营笔底何精专。

奇形异状恣挥写,直与造化工相宣。

想当盘礴何处见,禹门西上春风前。

僧繇已矣所翁死,绝艺信足追前贤。

古来好龙惟叶公,君今志尚亦复然。

高堂悬此静相对,坐觉窗户生云烟。

嗟哉粒食民所天,旱暵每忧民瘠捐。

便当叱起作霖去,四海常令歌有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倪谦的《五龙图为胡监丞题》描绘了五条神龙在画面中的生动形象,展现了作者对龙这一中国传统象征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诗人以易经的爻象为灵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龙腾跃、波涛汹涌、变幻莫测的场景,仿佛龙在空中翻腾、怒击海水、挥洒风雨,展现出龙的威严和力量。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容词,如“紫戟竖”、“金钲悬”、“狰嵘头角”、“鳞甲坚”,以及“霆破山”、“云雨飞洒”的动态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龙的气势磅礴。诗人还借龙的形象寄寓了对治水英雄禹的敬仰,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表达了对胡监丞的期望,希望他能如龙般发挥才能,为民造福。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五龙图的赞美,也是对人杰才子的期许,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560)

倪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母子虎图为前人题

昔年曾侍朝元殿,虎豹守关龙驭辇。

凤皇在薮麟在郊,济济四灵俱入献。

圣皇端拱垂衣裳,大韶击拊谐宫商。

至和感召及群物,凤仪兽舞争趋跄。

就中于莬引三子,炳炳文章妥其尾。

驯然拜跪伏阑圈,天子见之心亦喜。

一从宦辙走西东,几年不复见汝容。

良工笔态巧为此,将汝置之图画中。

目光射人威百步,意气扬扬甚虓武。

一声长啸岩壑间,疑有凄风振林薮。

举头高为城,掉尾长为旌。

生狞虽可畏,犹识子母情。

一儿顾其母,一儿跳且舞。

一儿当母前,相向得其所。

怡怡不见怒与嗔,但觉哺乳恒相亲。

磨牙吞噬向百兽,乃能骨肉全天真。

君不见魏家良将初授钺,子肉遗之甘饱啜。

又不见广武城头翁就烹,一杯欲索分其羹。

何事人心忍为此,争如物性仁恩明。

更忆弘农施化理,斓斑渡河还负子。

胡为仓卒弃吾儿,天岂无知天不畀。

人言虎猛,我言虎良,母慈子爱,蔼乎一堂。

曾参之养闵子孝,对此为君歌慨慷。

形式: 古风

张廷端画楚水推篷墨竹为郑簿贤题

长竿半入空,短竿如卧龙。

张氏之子笔意工,题作楚水推烟篷。

篷窗所见仅如许,外此目力焉能穷。

想当倚棹湘江渚,密叶翛翛翠含雨,中有钩辀鹧鸪语。

隔岸何人吹紫箫,彩凤迎风欲飞举。

郑虔之清如此君,岁寒高节夐出群。

并刀入手为持赠,截取湘皋半亩云。

形式: 古风

学士杯歌

精金百鍊方在镕,煖光烁烁飞晴虹。

一泓倾泻紫液冻,炉锤妙手资良工。

员不从规方不矩,形若佩环深几许。

曲生欢伯每相投,却付尊罍为伴侣。

冬曹陈君真好奇,制此绝胜金屈卮。

我来擎出便斟酌,云是新成曾未持。

谓余玉堂仙,素有江湖量。

锦袍湿淋漓,曾醉宫壶酿。

此人正与此杯宜,满劝频斟不容让。

乃锡以嘉号,名曰学士杯。杯惜以予辱。

予亦因杯颓。何如唤起谪仙李,一饮一石襟怀开。

今君棹酒船,归向三江口。

高阳有旧徒,总是文章友。

举杯吸尽瓮中春,吐出新诗千百首。

形式: 古风

淮之水挽山阳友义毕居士

淮之水,去悠悠,公逝矣,不我留。

乘云至帝乡,上挟飞仙游。

俯视下土方,孰轸苍生忧。

万金不惜济穷匮,古亦罕见今无俦。

淮之水,波湜湜,入人深,公之德。

身荣章服维民则,子登甲科务学殖,夭之报施宁有极。

淮之水,流无已,公之名,垂后世。

高风杳邈徒仰止,呜呼九原安得起,一为哀歌歌义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