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中序第一.丙午二月二日,苦雨凄风,饶有春意

凄凄半月雨。做尽春愁无处诉。帘外泼寒处处。

只柳眼啼烟,杏腮笼雾。寒鸦报曙。

听几声,萧瑟如许。谁知我、酒边诗里,别有咏花句。

芳树。艳阳潜度。且引起、玉钩金缕。

花朝刚是小雪,尽放春来,莫教天妒。眼前骢马路。

怕他日、天涯又去。还分付、暖香眠鸭,好在绣帏护。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春雨绵绵、凄凉冷清的景象,以及词人内心深处的春愁无处排遣的感受。"凄凄半月雨"以雨的持续和阴冷,渲染出春天特有的惆怅气氛。"帘外泼寒处处"进一步强调了寒意,而"只柳眼啼烟,杏腮笼雾"则通过比喻,生动地刻画了柳树含泪、杏花蒙雾的景象,象征着春色朦胧,愁绪难舒。

"寒鸦报曙"引入新的一天,然而"萧瑟如许"的鸦鸣声更增添了词人心中的落寞。词人借酒浇愁,笔下却有"咏花句"暗寓对美好事物的珍爱与执着,尽管春光短暂,他仍试图留住。

"芳树.艳阳潜度"暗示春天正在悄然逝去,词人提醒自己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且引起、玉钩金缕"表达了对春光的挽留和对华美的向往。"花朝刚是小雪"点明了节气,春雪虽美,但词人担心春光易逝,"莫教天妒"流露出对春光被上天嫉妒的忧虑。

"眼前骢马路"暗示未来的离别,"怕他日、天涯又去"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担忧。最后,词人叮嘱身边的人要照顾好自己,"暖香眠鸭,好在绣帏护",表达了深深的关怀和对相聚时光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雨中的哀愁与期待,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词人对春光的热爱与留恋。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三部乐.题张仲炘都门帐饮图

几辈清流,选谏草、更得谏垣甄别。

此生亲见,三度杨花榆荚。

那禁得、宫树流莺,有百般巧语,暗似鶗鴂。

不如早去,一任寄巢啼血。

江湖未须回首,向故山隐处,自寻薇蕨。

渔阳鼙鼓动地,苍黄宫阙。

问东门、那时帐饮,更怅望、斜阳柳隙。

一掬离恨,都付与、铜琵铁笛。

形式:

梦芙蓉.题王太守戴笠图

看谁持玉杖,是匡庐旧日,主人无恙。

峡泉三叠,琴调破云浪。浩歌声自放。

天风吹做凄荡。

不尽吟情,有吴烟几点,摇曳白波上。

戴笠寻诗有样。瘦损何妨,呼吸通天响。

牯牛平望,夷语乱樵唱。洗空山水瘴。

飞流溅瀑千丈。

更莫闲游,祇凭阑把酒,一醉吐空旷。

形式:

长亭怨.为俞廙仙题卧游图

记曾探、山阴春晓。思发花前,兴先云到。

王谢风流,远情都说宦游好。

玉骢珠舫,刚一洗、酸寒稿。

况鹤畔琴边,自指点、年时游钓。吟啸。

正汾阴听雁,又是洞庭秋早。

渔蓑豸绣,总不负、江山文藻。

更到处、胜侣高朋,闲添入奚囊诗料。

但展卷看题,空想图中三妙。

形式:

归国谣.为俞廙仙题彭雪琴画梅

姑射貌。旧日酒边曾索笑。春风吹醒人年少。

花开花落情多少。明蟾照。人间只有西湖好。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