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卜居》由宋代诗人华镇创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选择居住地时的心境与思考。
首联“桑弧蓬矢是男儿,故国松楸亦重违”,开篇即以“桑弧蓬矢”这一传统象征男儿志向的意象,引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与离别之痛。同时,“重违”二字表达了诗人不得不离开故土的无奈与不舍。
颔联“架搆自知惟壁立,绸缪谁敢羡翚飞”,运用对比手法,一方面强调了诗人对自己居住环境的简朴与自我约束(“惟壁立”),另一方面则反衬出对豪华居所的不屑与不羡慕(“羡翚飞”)。这里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而非物质上的奢华。
颈联“桑麻地狭妻孥笑,堂庑檐低燕雀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选择居住地的具体场景。通过“妻孥笑”和“燕雀稀”的细节,形象地展现了居住环境的简陋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家人之间的和谐与满足。
尾联“清世薄才何所用,求田问舍未应非”,在对社会环境的反思中收束全诗。诗人面对“清世”(清明的时代)中对才华的轻视,提出了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求田问舍”并非错误的选择,或许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寻求一份安定的生活更为实际与合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选择与社会环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价值观念与生活哲学,既表达了对故土的深情眷恋,又展现了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