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洞

千百石衅迸,汇此一帘水。

清寒先迎人,去此尚一里。

悬雪薄不破,奋雷伏难起。

静极入山客,云水劳未已。

想见洪荒来,岔涌遂至此。

崖藤老尽力,石树冻半死。

棉裘凛棱铁,骨战及吾齿。

投暄出阳阿,回颜有生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水帘洞的奇特景象,诗人黎简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水流从千百石缝中喷涌而出,形成一道瀑布,其清凉与寒意首先扑面而来。虽然距离洞口尚有一里之遥,但其气势如悬雪般薄而不断,仿佛雷声蓄势待发。静谧的环境中,游人仿佛能感受到洪荒时代的气息,水流在山崖间分支汇聚,形成壮丽景观。

岩藤坚韧苍老,石树在严寒中挣扎求生,环境的艰苦通过“棉裘凛棱铁,骨战及吾齿”得以体现,诗人穿着厚重的衣物仍感寒气逼人。然而,走出这阴冷的洞穴,阳光洒落,温暖四溢,诗人的心情也得到了舒缓,重新找回了生机。整体上,这首诗以水帘洞为载体,寓含了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坚韧,以及诗人对世间暖意的向往。

收录诗词(34)

黎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未裁。百花村夫子,广东顺德县弼教村人,清代乾嘉年间岭南著名诗人、书画家。乾隆五十四年拔贡。诗画书称三绝,诗学李贺、黄庭坚,刻求新颖,书得晋人意。性喜山水,与张如芝、谢兰生、罗天池并称为粤东四大家。有《五百四峰草堂诗文钞》、《药烟阁词钞》等

  • 字:简民
  • 号:二樵
  • 籍贯:又号石鼎道
  • 生卒年:1747年6月30日~1799年12月3日

相关古诗词

予尝作罗浮观日图赠周道士今日忽欲复作此图寄何徵士勤良为先作诗寄之

罗浮欲雨天突兀,暮云晚山辨不得。

不知一夜云化水,洗出东南半天碧。

二樵山父黄葛衣,踏晓独开山上扉。

梦然冥海万里黑,中有沧凉红百围。

赤明道士亦好奇,独爱此景请画之。

画之别我向南去,衡岳洞庭行挈随。

此人今已云水杳,此景恐为人世知。

我亦出山忘誓辞,画亦仿佛不可追。

可怜牛马走尘土,更复身心伤别离。

何郎昔访我,对我终日坐。

归去橘柚乡,别我一载长。

秋风几日吹绿草,尽卷江声入怀抱。

心尚波涛定后惊,身向朋侪最先老。

荣名愿及饥时贵,绝技原非死前宝。

昔寄画一纸,画山不画水。

今乃更一端,画水不画山。

要令碧海汹涌日,破尔粉壁青苔间。

于陵先生梦葵食,梦亦伤廉心不安。

何如对此饱亦得,不饱可质饱可还。

苦心作诗乃无益,君不见杜陵野老不得食。

形式: 古风

江亭寄罗海韬

大江前横月色冻,今古苍凉气如梦。

寒亭一夜波浪急,千里清光为谁送。

君昔失意方壮年,石潭秋风无钓船。

白波红树使人惜,黑水黄茅空自怜。

廿载悲歌走蛮道,半梳秋发成诗老。

枕边乡梦出三江,江声雨声共怀抱。

眼时雨低眼不长,晓来路滑行复伤。

伤心念我同游子,远别七年沧海旁。

君今忆我旧多病,我昔比君今更狂。

出门乞米入门笑,宅边柳树花如霜,风吹柳花云扑香。

东飞西飞不著地,落处还著我衣裳。

形式: 古风

浴日亭

海晓云压水,上有山压云。

晨飔转欹帆,万岭悬空奔。

夜约弄曙曦,睡起已半晨。

孤峰抱万木,昨叶媚古皴。

暄色炙亭瓦,绿藓含日痕。

枉步就阴磴,免局虎豹蹲。

连山涌苍涛,西北赴海门。

指顾不敢走,对立勒两军。

东南铲之平,坦掌八绝垠。

地势万里上,蓄此一阜尊。

他山互争雄,不得当要津。

西眷叠后嶂,檐角日易昏。

回光荡东溟,呼吸阴火焚。

日出与日入,同奇乃殊闻。

我来晚孤赏,庶与识者言。

吕生古狂士,才力大负掀。

题诗感神灵,云旗飒风翻。

鞺作铜鼓鸣,海山相蛰轩。

倏与林峦辞,忽继生死论。

北海桐棺深,南海枣刻存。

风雨芜廊寒,恐有碑阴魂。

形式: 古风

南海神庙怀亡友李南涧

海日入殿光珑?,翻波荡日飞赤虹。

绕楹抱栋不得住,蛟螭四走光熊熊。

衮衣流云月满容,心约一寸肃万松。

晦明云雾寒敛面,如有神物循人踪。

钩瘿大叩鸣绿铜,十仞殿壁鞺鞳空。

徘徊外视白一气,海色直入阴晴中。

宁知万年黑波底,犹有法物羁求雄。

雨檐风廊建文石,刺史一版墨藓浓。

昂藏古貌如老翁,其余高卑若儿童。

摩挲未有毡槌从,掌至汗石不可通。

忽来感逝忧丛丛,大云山人出山东。

南来碑版搜拓尽,是地昔曾来此公。

呜呼遗墨近未脱,湘滩魂魄栖何峰。

昔闻一鼓走沧海,沧海陵谷重相逢。

焉能招魂致鬼友,起尔灵气寻灵宫。

文鱼青虬足水国,霞衣霓裳朝海宗。

髯乎挥手入浩荡,神与游戏于无穷。

送之飒去遂千古,出入侍从双虹戏。

莲花师子山色晚,颓景千里层波红。

翕然光敛水气上,顾视衣带寒有风。

兹游忽感生死别,此生恐以多情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