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童轩的《出塞曲(其二)》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壮志。首句“出得皋兰北”,点明了戍边者的行踪,已经远离了故乡皋兰,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离愁。"愁云一望赊",通过愁云的辽阔无垠,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野狐啼古堠,磷火照寒沙”,运用了自然景象来烘托边塞的荒寂,狐狸的哀鸣和磷火的闪烁,增添了凄凉气氛。"铁甲披风冷,牙旗卷雨斜",通过写战士们身披冰冷铁甲,面对风雨飘摇的牙旗,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军魂和战斗环境的恶劣。
最后两句“单于犹未灭,战士莫思家”,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战争还未结束,边疆安定犹需努力的决心,同时也寄寓了对戍边战士们坚守岗位、勿忘使命的期望。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边塞诗常见的家国情怀和戍边将士的英勇精神。